瓷,是中国特有的艺术珍宝。
瓷无声,却用它们的静默带人们溯回到那过往的云烟中去;
历史有语,时刻在告诉我们中华优秀文化的珍贵与灿烂。
(相关资料图)
器择陶简,出自东隅。据文献记载,晋有缥瓷,唐有越瓷,秘色瓷,婺州窑;宋有哥窑,龙泉窑,更有南宋官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是唐代文人陆龟蒙对越窑瓷的赞美。李唐越器人间无,赵宋官窑星辰看。宋代,将中国的瓷器又推向了另一个高峰。乘上历史的一叶扁舟,缓缓划进宋瓷的“桃花源”。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是对龙泉青瓷的描述。龙泉青瓷不乏山水意境,诗情画意。这像是对宋代美学的特有的诠释。入土不朽,温润如玉。
2020年,“天下龙泉——龙泉青瓷·宝剑传承与创新展”曾于奉贤区博物馆展出
奉贤,这块本应与瓷器毫无缘分的一方土地,却依靠自己的努力,孕育出了“国宝”瓷器——汉光瓷。
汉光瓷是1999年推出的新制瓷工艺。瓷器在古在今都不仅仅是文化的符号,更是国与国间交流的桥梁。而以上海市市花白玉兰为创作主题的汉光瓷,一度成为各国首脑会餐的国宴用瓷。
玲珑剔透万般好,静中见动玉兰来。“白、透、润、纯”是国宴用瓷玉兰盛典的特质。粗壮的玉兰树挺立在素白之上,光秃秃不见叶子的枝干像是出自王羲之的笔画,遒美健秀。硕大的白玉兰静谧地坐在交错的虬枝各处,每一朵都带着骨子里的孤傲,不用墨色的叶群衬托,也显得格外优雅大气。玉兰花瓣很厚实,像是细腻的润玉。瓷器托在手心,一丝凉意从掌心传递于心间,清幽而温和的香流连于指腹,萦绕沁于心尖,沁人心脾。润泽如玉的白玉兰挂满了粗糙的枝干,却也不突兀,反之,格外和谐,融入了周围的白玉无瑕,古韵十足。
以“岁岁樱花树树春”的中国画构图装饰汉光瓷,如期开放的“春之樱花”正一团团、一簇簇地绽开在枝丫间,渐变的粉色花朵清新而淡雅,柔和又丰富,给人以纯洁的、热烈的、高尚的精神之美。
奉贤人像极了盛开时节的玉兰花,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纯洁高雅的仙子散落在人间,他们把自己藏在蓊蓊郁郁的树里,默默地散发着清香,清香蔓延,纯粹地向上生长,傲而不慢。将瓷器从玉兰盛典“引进来”,到淳之当代瓷器博物馆“长出来”,奉贤只用了短短数年。
西渡街道五宅村关五路上,阡陌高下的田亩毗连着,黄金的稻穗起伏着丰实的波浪,微风传送出成熟的香味。在一片片金黄的波浪之中,一幢通透的黑白色现代简约建筑在阳光映射下熠熠生辉,这就是淳之当代瓷器博物馆。博物馆除了同寻常瓷器博物馆有瓷文化的讲解和名贵瓷器的展览外,内里还设拉坯、画瓷等亲身体验陶艺制作的场地。泥沙入手经抟填,光色便与寻常殊。站在薄胎的瓷器前,我们仍能感到迎面拂来的那阵山风,吹来的是未泯的典范和对纯真生命的深深渴望,穿越悠长的岁月,旧时的味道,抵达今日依然鲜活。透过这些各有千秋的无数瓷器,我们可以窥见—个又一个奉贤人披荆斩棘的历史细节。
瓷器,宛如一棵大树。它的根须深入沃土岩隙,从中汲取丰富营养。时代经过这里,聆听了奉贤人的心声,让一个个梦想开花结果,传统落地生根,将一份份执着回响天地。如今,这棵大树已是枝繁叶茂,凌寒不凋,浓荫天下。曲折山涧的涓涓细流,不分昼夜,汇聚形成一条奔流东海到大江巨流,汹涌激荡,海天一色,最终与浩渺的海洋交汇,相融,沟通古今,跃然未来。
其实人生也是如瓷器一般的艺术品,当艺术品作为美学,我们成了生活的美学创作者。恰逢辞旧迎新的年关,崭新的2023年一如素白的瓷器,等待我们每个人肆意提笔勾勒,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我们曼妙丰姿里,就是生命;我们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