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瓶布洛芬,100粒装的,想送给急需用药的市民。”昨天,“防疫·帮侬忙”的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电话联系后,记者立刻赶到指定地点。捐药者叫陆品凡,是虹口区车南居委会的一名85后“新晋”社工。陆品凡带着记者来到居委会办公室门口,掀开电瓶车的后坐垫,将一瓶完整未拆封的布洛芬递了过来。
今天,“防疫·帮侬忙”开启“紧急求助热线直播”,记者赶赴黄浦区、普陀区、闵行区、嘉定区、浦东新区等,为老弱人群送去“急救药”——陆品凡,路再远我们“使命必达”!
(资料图)
跑遍药房刷爆手机
自掏腰包帮助居民
陆品凡告诉记者,12月7日,他在网上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购买一组两盒规格的布洛芬时,多“点”了1份。收货时,看着这两盒“多出来”的布洛芬,他突然“灵光一闪”,“现在许多小区居民都在‘求药’,是不是可以把这些药送给他们?”
不过,陆品凡知道,要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这些“储备”还远远不够,必须要不断补充“药源”。他处处留意,逐渐找到了两个渠道:一是药房。他骑着电瓶车跑遍了小区周围将近20多家药房,掌握了每一家进药时间,提前排队适量买药;二是网络。陆平凡一有时间,就不停刷着各平台的网购信息,一有货源,立刻出手。
每一次“购药记录”,都完整地保留在陆品凡的支付宝里:271.4元、186.4元、146.4元……每次,他都是“自掏腰包”,帮助着身边的居民。
居民派单随叫随到
每天至少两万多步
走进陆品凡的办公室,桌上最醒目的位置摆放着一只只透明的密封袋,这是他专门用来分装药片的。每天,他都会戴上一次性手套,严格按照说明书和需求量,将药分好装袋,然后贴上写有“布洛芬,加油”字样的贴纸,还在旁边画上爱心,为感染新冠的居民鼓鼓劲打打气。
陆品凡讲,在“大上海保卫战”中,他作为小区志愿者团队负责人,被评为了“虹口优秀战疫青年”。这让他体会到帮助别人的价值,下决心要成为一名全职社工。今年11月,他经过考试入职车南居委会。居委会下辖5个小区,老年人占比不少。
这几天,居委会干部们都陆续“阳了”,目前,只有他还“阴”着,独自坚守在岗位上。他说,自己是居民眼中能够给大家送药的“小陆”,不能轻易“倒下”。对于居民们的需求,陆品凡是“随叫随到”,在他的手机微信里,“置顶”了10多个群,其中既有“邻里互助群”,有“团购物资群”,还有“求医问药群”。只要一有人“派单”,陆品凡马上会带上药跨上电瓶车,赶往居民家中。这样的“送药之旅”,每天少则5次,多则10多次。10多天时间里,陆品凡总共配送了近百次。每天从早上8时一直忙到深夜11时,日均“运动步数”至少2万步。
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住在小区里的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人独自在家照顾孙女,祖孙都‘阳’了,发烧到40℃。我把药送到以后,老人隔着铁门,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我感到自己正在做着一件最有意义的事。”
老人“寻药”、孩子“求药”,外来务工人员“缺药”……陆品凡说,这些天,他几乎跑遍了居委会下辖小区的每栋居民楼。“小陆,药拿到了,救急!”“陆老师,药拿到了,你太有爱心了!”——每当看到居民们发来的微信,陆品凡直言自己时刻都收获着幸福。
帮更多需要帮的人
这件事就是分内事
据陆品凡不完全统计,算上最初“多买”和后续“补货”的量,他已经送出了500多粒布洛芬。“前些天,我看到新民晚报开设了‘防疫·帮侬忙’栏目,想着来你们这里求助的市民一定更多,就特意留下这瓶100粒装的布洛芬捐赠给晚报,希望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结束采访时,陆品凡表示,自己还为继续自费买药送药,“你们有什么需要尽管来找我。关键时刻,总是要有人站出来的,特别是我们干社区工作的。我觉得这件事就是分内事。”说完,他的手机微信提示音又响了起来,跨上电瓶车,陆品凡又开始了自己的忙碌……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陆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