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团圆年?这些“人间碎片”记录温暖
凤凰网甘肃| 2023-01-22 22:42:20

银兰高铁平川西站职工挂起中国结 何怡璇 摄

团圆,要我们在一起,才有滋有味;团圆,不一定要在一起,天涯共此时也是一种慰藉。我们无时无刻不期盼着团圆,却又在匆忙时光中流转不停,无论此时此刻你身在何方,只要能被记挂着,就是最大的团圆。每个人的故事不尽相同,关于团圆的定义也因人而异,也许是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也许是一张久别后兑现的全家福,也许是相隔遥远距离“云团圆”的视频,本报记者收集了许多网友暖心的团圆小故事和“温暖”照片,有人归心似箭早早回了家,有人看了一眼窗外的烟花转身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有人拖着行李箱买了一张向往的车票……这个冬天,有你有我,便是人间团圆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兰州日报)

相关新闻:

兰州日报:一桌年夜饭 四海话团圆

团圆,要我们在一起,才有滋有味;团圆,不一定要在一起,天涯共此时也是一种慰藉。我们无时无刻不期盼着团圆,却又在匆忙时光中流转不停,无论此时此刻你身在何方,只要能被记挂着,就是最大的团圆。每个人的故事不尽相同,关于团圆的定义也因人而异,也许是一桌子丰盛的年夜饭,也许是一张久别后兑现的全家福,也许是相隔遥远距离“云团圆”的视频,本报记者收集了许多网友暖心的团圆小故事和“温暖”照片,有人归心似箭早早回了家,有人看了一眼窗外的烟花转身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有人拖着行李箱买了一张向往的车票……这个冬天,有你有我,便是人间团圆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安娜 安周霜 孙悦 文/图

幸福就是回家过团圆年

朱双俊,是一个九零后,自从4年前离开甘肃永靖盐锅峡镇新塬村的家,来到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工作,背井离乡已近5年。离开家的日子,作为家中的独生子,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远在西安孤独的他,每每想起在农村老家务农、打零工维持生计的父母,他的心情难以形容。无法陪伴父母的愧疚,也是这个打工青年心中难以言语的疼。

疫情三年,无法回家陪父母过团圆年,今年,“回家过年”终于实现。农历腊月二十三(1月14日),开着自己辛苦一年买的新车,他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父母,吃上了妈妈精心准备的家常饭,心和胃同时感受着家的温暖,幸福就是回家,回家过团圆年。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 朱芳洁

常回家看看

“当妈妈了,感觉多了一份责任!”来自定西的新手妈妈罗润菊2022年最开心的是和爱的人有了自己的小宝宝。“她很乖,她爱笑,为这个家庭带来许多欢乐。养儿方知父母恩,有了孩子,才知道亏欠父母太多。也从今年开始,慢慢懂得‘家’的意义,以前总想去外面,以后只想常回家。大家追求的幸福,不过是眼中景,身边人,愿家人多喜乐,长安宁。”

——@王璇

兰州日报:小站里的温暖年夜饭

车站里的年夜饭其乐融融

“家里一切都好,这是你在外第一次过年,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人都很挂念着你。”1月21日是农历除夕,也是银兰高铁平川西站开通后迎来的首个春运,该站现有职工8人,其中35岁以下团员5人,占比62.5%。入职以后第一次在离兰州200公里外工作的樊晓云在站区年夜饭通过手机视频和远在静宁父母连线视频唠家常。“我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在这里过得很好,让他们少些牵挂。”说着话,她又有些哽咽。

为了让除夕夜更有“家”的温暖,车站的青年职工早早地就开始张贴春联、窗花,挂起中国结,营造出热闹节日氛围;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食谱准备食材,为“暖心的年夜饭”忙碌着;他们依旧坚守在岗位,目送除夕夜的最后一趟动车缓缓驶出车站,这群可爱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希望寄予青年”的谆谆教诲。

临近傍晚,站区团员青年们纷纷来到车站食堂一起包饺子。“馅儿要给足一点,这样的饺子吃着才有家的味道。”站长隋佳峰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

在银南高铁联调联式准备阶段,大家弘扬“敬业爱岗、吃苦奉献、务实创新”的新时代兰铁精神,坚守中兰一线,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50天时间里连续奋战,克服用水短缺、物资匮乏的实际困难,积极跟进各项工作进度,确保施工作业计划按期兑现,保证了银兰高铁(中兰段)顺利开通运营,这里面饱含着大家的辛勤汗水。车间副主任于海生一边包饺子一边向青年职工们讲述着在联调联式阶段的那段日子。

说着,一盘盘圆鼓鼓的饺子就包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家过年,我选择了春节坚守岗位。虽然回不了家,但是这里年轻人多,我们既是作业岗位中的小能手,也是年夜饭桌上的小帮手,大家跟一家人一样一起迎新年,我感到很温暖。”27岁的王晓说。

“饺子出锅啦!”在所有人的期待中,王晓将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盛到大家碗里。与此同时,各种节日菜肴堆满了整张桌子,丰富美味菜品让人应接不暇。

平川西站,以青年集体为主要力量的中间站坐落在离兰州市约200公里的地方,而这个站的青年职工也迎来了在中兰新线上的第一个新春佳节,除夕夜陪伴他们的没有都市里亮着的万家灯火,没有满天璀璨的烟花,而是大家坚守岗位送走除夕夜的最后一趟列车,坚守岗位迎接农历兔年的第一缕阳光和齐心协力做的年夜饭和美味的饺子,外面虽寒风凛冽,但这里却洋溢着坚守和奉献的温暖与幸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何怡璇 通讯员 刘松强 杨智皓 文/图

兰州日报:跨越1000公里只为见到你

1月15日,我踏上了回家的路。

6个小时,1000多公里,嫁到兰州的我要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河南的一个小县城。

三年没有回去了,匆匆的赶往高铁站,或许在其他旅客眼中,我和他们一样,也是拖家带口赶回家过年,其实我这样匆忙只为回去见父亲。

肺气肿、支气管炎等基础病和环境因素,导致平日里要强的父亲病重陷入昏迷,母亲一直隐瞒着消息,或许想让我安心工作和生活。因为一通电话,最终还是瞒不住告诉了我,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恨不得瞬间移动到父亲身边。请假、订票、装行李……多年没有用到的“技能”瞬间激活,告诉自己一定要冷静,带好一切路上要用的东西,千万不能错过高铁,当然一切都顺利。

当高铁开出兰州站的时候,父亲的喜怒忧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犹如一张张照片不停在脑中划过,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却没有一张定格让我看清楚父亲的脸,孩子在旁边叽叽喳喳,我还要压着想让他安静的怒火,从心里挤出一丝耐心安抚他,因为他这个年龄只知道我们是回姥姥家过年。高铁每停一站,时间每过一小时,我和父亲的距离就越近一些。

高铁到站转城际列车,终于到了熟悉的车站,母亲骑着三轮电瓶车来接我和孩子。她依旧是三年前的模样,也许她的内心有了变化吧,一路上母亲都在说着村里的变化,而我根本没有在听,有一句没一句的敷衍着她的询问。母亲也看出了我心不在焉,沉默着加速往家开。

到家后扫了一眼没有变化的门头和屋内多年未变的家具摆放,急匆匆放下行李带着孩子直奔医院。

火急火燎的赶到医院,却在病房门口卡了壳,内心想迈步进去,身体不听使唤,母亲拍了拍我的肩膀,拉着我走进去。看着父亲消瘦的脸我一时有些恍惚,上次见他还很富态的,脸上总挂着微笑,如今却躺在病床上紧闭双眼。用家乡话喊了一声:“爸!”之后,路上想到的千言万语此刻却一句也说不出来,只能眼泪汪汪的盯着父亲,祈祷他能从昏迷中醒来喊我一句:“艳,回来啦!”

母亲看着沉默流泪的我,想缓和此刻的气氛便说:“擦擦眼泪,一家人团团圆圆过节。”听了这句话,我终于压抑不住冲出了病房,边跑边抹着眼泪。我不想要这样的团圆,我想要一家人整整齐齐围坐餐桌,一起吃着年夜饭看春晚,一起包着饺子……这才是团圆。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好消息是父亲醒来了,或许我回家他感觉到了,或许是我每个夜晚的祈祷他听到了,但是不管怎么样,父亲的醒来让全家都松了一口气,和我想要的团圆又近了一些。

兰州晚报:双警家庭:全家人“第一次”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的晚上,兰州铁路公安处兰州车站派出所民警高慧刚刚跑完车回到家中,她的爱人张连鑫也才回到家里,他是兰州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的一名民警。双警家庭的他们,因为工作繁忙,逢年过节很少能相聚在一起,今年好不容易才有了第一次能和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的机会。

高慧和张连鑫正在厨房忙碌着包饺子,老人和孩子在客厅看电视,他们不知道的是将有一个惊喜到来。本报记者拿着鲜花和春联来到他们家,高慧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真的特别感谢兰州晚报,你们太有心了,还惦记着我们一线工作的民警。新的一年里希望我们的家人身体健康;我们很多战友依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上,愿他们幸福安康;最后祝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繁荣昌盛!”高慧和张连鑫一起笑着举杯祝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苏晓 文/图

兰州晚报:出租车司机杨明:19年来第一次陪家人过除夕

今年40多岁的杨明,是一名兰州公交出租车司机,工作已有19年了。往年春节他都在岗位上度过,而今年大年三十,他下午便回到家中,腾出时间陪家人过年。

当天下午3时许,兰州晚报送福活动来到飞天家园,将鲜花、春联送给杨明一家,他与儿子立刻将福字和对联贴到大门上,厨房里杨明的妻子和岳母正在张罗年夜饭。

杨明祖籍四川自贡市,定居兰州后,在出租车行业工作已有19年。三年来,在疫情防控当中,他每年都会到社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由于工作忙碌,平时陪伴岳母和妻子的时间很少,尤其逢年过节,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提起此事,杨明很愧疚,觉得很亏欠家人。“今年无论如何都要陪家人过个团圆年!”中午,杨明一家人开始包饺子、准备菜肴。下午5时30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做好了,团圆的喜悦充满了这个幸福的家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通讯员 魏庆柱 文/图

兰州日报:读者网友晒出浓浓年味

春节回家,一顿团圆的家里饭菜,汇聚着家的温馨。浓浓的人情味告诉我们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家!千里在外的游子为什么都急得赶着这一刻。这里才是幸福的源泉,也是我们在社会打拼的激励点。团圆,是一顿温馨的家常菜,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叙天伦人到心意到,大抵就是团圆的意义。

——@网友panda桑~~

花灯指引回家路

春节前这几天,人们总是赶着沐浴理发办年货,以崭新面貌迈入新年。在兰州西固区,此刻最鲜活灵动的风景一定是公园路上的花灯,一远一近,一大一小,一明一暗,视角的高低错落。不夸张的讲,总有一个路口让你找到生活的热情,哪怕此刻思绪万千,好在下一个路口就是家。

——@网友Humours

团团圆圆才是家

新年团聚,最心爱的家人用一套全家福,定格幸福瞬间。岁月慢慢的风干了时间,越放越久,越有味道。照片也许并不是那么的完美,但是一家人的开心快乐便是我最大的幸福。即使走得再远,也忘不了家乡的味道,和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唠唠这一年的变化,是最幸福的事!每年拍一张全家福留作纪念,留住这满满的回忆!祝愿全家人和和睦睦,平安到永远。——@网友1%

小手绘团圆

过年的装饰,更是用尽心机来营造富丽堂皇的效果。春联福字剪纸年画,彩门花廊张灯结彩,把平淡一下子美化得五彩斑斓熠熠生辉,给人美轮美奂、如迷似幻的感觉,可这些却又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存在。今年的年画孩子想自己画,于是绘制一幅福禄兔,小手绘年画,喜迎福兔年。

——@网友小岳岳

传承团圆味儿

在我很小的时候,每当过年,父辈就做点心,俩三家邻居一起做,白天大人们要干活,大都在晚上做,一做就到天亮,那时生活比较困难,也没什么好吃的,点心就是很奢望的。现在每当过年,总想起父辈们曾经做点心的情景,回想起他们为了让小孩们能熬到点心做完而给我们讲故事。记忆最深的一个故事便是讲的《丁宝宝打死柳禅英》。如今每当过年也是为了怀念父辈,我每年都做,也就传承下来了。——父亲

过年招待客人,桌上总少不了自家的手工点心,从爸爸记事起,每年过年全家都会坐在一起包点心。快四十年了,一年又一年,这是爱的延续,亲人在旁,这是家的味道。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家人团团圆圆,一切都刚刚好。——女儿

——@网友周周

他赶来和我们团圆啦

1月4日出生的小朋友,我们一家三口在医院的第一张合影。

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呀!小朋友抓着老虎尾巴来找我们团聚啦!

以后请多多指教!

——@网友半夏丢了棒

春运开启团圆年

转眼间,一年又过去了,车站里满是归家的人,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承载着对家乡满满的思念。春运的目的地是老家,是除夕的那顿团圆饭,是妈妈那张熟悉而慈祥的脸。春运的故事满是亲情,车站满是人头攒动,这个旅程满怀期待,思乡之情缓缓流淌,浓浓的年味在这个小空间里持续氤氲。

——@网友Jennifer

我回来啦

人是一条小船,春节就是温馨的港湾。回到港湾第一眼就看到了我爱兰州这面墙,感触万分,万里归途、心之所属,都在这了。这是我的家——兰州。

——@网友猫耳朵

和宝宝的第一个团圆年

每年春节,就越发怀念小时候,那份对年的期盼,长大后再甜的糖都吃不出孩提时的味道,也总感觉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去的一年,我有了自己的宝宝,虽然她还小,但我意识到应该给我的孩子留下点关于“年的念想”,于是我在家里布置了一些关于年的元素,希望在这种仪式感中,我们的下一代能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对春节有盼头,有念想。

——@网友晓黎

这抹红只为团聚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最热烈、最隆重的节日。在兰州各大商场之中,人头攒动,都在为了能够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好年开始置办各种年货,为自己的家中增添浓厚的年味,等待着与远在他乡的家人团聚。

——@网友Diego.

兰州日报:除夕夜里 美味盛宴

人间至味是团圆,除夕是中国人记忆里最难舍的期盼,吃年夜饭是过年最重要的仪式感。年夜饭,有从小吃到大的妈妈的拿手菜;年夜饭,有辛勤努力一年后的甘甜与喜悦;年夜饭,还有五湖四海的特色美食……

年夜饭里的小团圆

大年三十,恰逢95后宝妈安然的小宝贝出生六个月的日子,按照老家的习俗,安然一家人给小宝贝准备了一个简单的“开荤仪式”。

除了常规的年夜饭菜肴,饭桌上还特意摆上了鸡蛋、鸡翅、薯条等为“开荤仪式”准备的食材。“吃口小葱,聪明伶俐”“吃口大蒜,能说会算”“吃个鸡翅,胸怀大志”……小宝贝端端正正地坐在餐桌前,安然夹起一个又一个菜给宝宝“吃”,宝宝每次都张嘴但一口也吃不到,可爱反应逗笑众人。

安然说,除夕家人也会小酌浅饮,说是应节,不善表达的父亲,也向妈妈说几句感谢的话,感谢她一个人照顾几个孩子的不易,同时也说说来年的打算。一家人和和乐乐,开开心心就是幸福。

舌尖上的军营年夜饭

清蒸鲈鱼、扇贝粉丝、烧鸡报喜……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武警甘肃总队白银支队营区饭菜飘香、笑声朗朗。官兵们品尝一道道美味佳肴,相互送上新春祝福、畅谈新年规划,享受着新春佳节的欢乐幸福。

春节本是万家团圆时,武警官兵却要坚守岗位,舍小家、为大家,年夜饭便成了化解乡愁的寄托。为了让战友们吃好年夜饭,炊事班大厨们结合官兵的饮食喜好和家乡口味,早早准备食材、烹饪美味,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家乡菜,让官兵们品尝到家的味道。

“今年是我在军营过的第一个春节,我在大家庭里感到很温暖。”除夕夜,新兵刘文科主动申请帮厨,他和战友们一起洗菜、装盘、布置场景,食堂里响起锅碗瓢盆的交响乐。

风味美食好吃又好看

“来星光夜市拍下拜年照,送给亲友更有创意。”大年三十下午,市民茜茜和丈夫、女儿下了飞机,直奔星光夜市,穿着傣装新衣在此拍下诸多新春照。

“平时上班没时间,春节期间全家人一起出去玩,既能看风景休闲,也能让父母从家务中暂时解脱出来。”37岁的茜茜说,今年他们家选择去云南旅游过年,这个时间去那里气候好,因为预订得早花费也不高。傍晚时分回到民宿,老板还准备了红烧罗非鱼、炖土鸡、嫩牛肉、云南香肠、糯米藕、拌凉菜、手抓饭、饺子等美食。地道的云南口味,虽不奢华,但食材都是老板家人送来的自养自做自种的,营养健康,关键还超级美味。茜茜感叹道,一家人来云南,就是想体验最具南国小城气息的年味,感受了夜市、欣赏了民俗及歌舞表演,一家老小都非常高兴。

通讯员 张倚铭 郭安茂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丹 文/图

小站里的年夜饭

“家里一切都好,这是你在外第一次过年,要照顾好自己,家里人都挂念着你。”1月21日是农历除夕,也是银兰高铁平川西站开通后迎来的首个春运。该站现有职工8人,其中35岁以下团员5人,占比62.5%。入职以后第一次在离兰州200公里外工作的樊晓云在站区通过手机和远在静宁的父母连线视频唠家常。“我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在这里过得很好,让他们少些牵挂。”樊晓云的话语间有些哽咽。

为了让除夕夜更有“家”的温暖,该站的青年职工早早地开始张贴春联、窗花,挂起中国结,营造出热闹的节日氛围。他们按照事先制定的食谱准备食材,为“暖心的年夜饭”忙碌着;他们坚守在岗位,目送除夕夜的最后一趟动车缓缓驶出车站。这群可爱的年轻人用实际行动践行“希望寄予青年”的谆谆教诲。

临近傍晚,站区团员青年们纷纷来到车站食堂一起包饺子。“馅儿要给足一点,这样的饺子吃着才有家的味道。”站长隋佳峰一边包着饺子一边说。

“在银南高铁联调联试准备阶段,大家弘扬‘敬业爱岗、吃苦奉献、务实创新’的新时代兰铁精神,坚守中兰一线,克服重重困难,在短短50天时间里连续奋战,保证了银兰高铁(中兰段)顺利开通运营……”车间副主任于海生一边包饺子一边向青年职工们讲述着在联调联试阶段的那段日子。

说话间,一盘盘圆鼓鼓的饺子就包好了。“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家过年,我选择了春节坚守岗位。虽然回不了家,但是这里年轻人多,我们既是作业岗位中的小能手,也是年夜饭桌上的小帮手,大家跟一家人一样一起迎新春,我感到很温暖。”27岁的王晓说。

通讯员 刘松强 杨智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