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网评论员 秦信芳
(资料图片)
近日,《甘肃省“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发布。在增强发展要素支撑体系方面,《规划》提出扩大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人都会老去,如何养老,关乎每个人的幸福。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截至去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67亿。在甘肃,这一数字是426.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7.03%,2025年,甘肃省老年人口将达到533.3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速度快,老龄化形势严峻,是必须面对的现实。
老人过得好,需要亲情,也需要来自社会的关爱。《规划》描绘了一幅值得期待的美好愿景:到2025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覆盖城乡、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融合健康、高效利用、惠及全体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
只是,当下甘肃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还存在短板,养老服务供给和需求配置不够均衡,地域、城乡间养老服务发展水平存在差距。要让《规划》中的蓝图照进现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推进为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更多有志于老龄事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目前,全省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现有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作为为老服务的主体,养老护理人员的从业人数、素质优劣、技能水准,决定着养老服务的水平和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前景。
在少数人看来,养老护理员似乎就是伺候人的“保姆”。不得不说,这样理解过于肤浅了。作为一项新兴的朝阳职业,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的描述,这一行业有着严格的技能标准,技术含量很高。与老年人的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刚性养老服务需求相对应,养老护理不仅是简单的生活照料和看护,还涉及医疗治疗、健康护理、心理慰藉等专业知识。毫不夸张地说,高素质的专业养老服务护理人才,其价值堪与市场抢手的“金牌月嫂”相媲美。
导致专业养老服务护理人才短缺的原因,在于这一行业的从业者待遇较低,缺乏一定的职业晋升空间,加之目前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较低,令一些年轻人在选择这一职业时望而止步。
按照《规划》,甘肃建立老年教育教师培训制度,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老年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引导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从事老年教育工作。到2025年,培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以上。这对于建立健全体现专业化、市场化和应用性为导向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体系,无疑是一大福音。同时,也可将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纳入卫生人才发展规划,培养市场所急需的老年服务管理、医疗保健、护理康复、营养调配、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一定意义上讲,养老护理人员的从业水平,决定着老人生活的品质。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这一行业,热爱这一职业,需要完善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薪酬分配机制,推动养老护理专业人才职业资格评价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让这一职业的“含金量”充分体现出来;就社会层面来说,也要增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尊崇感,使之成为广受人们欢迎的职业。从本质上说,养老护理是集专业技能与敬老爱老精神于一体的崇高职业,作为温暖人心的阳光使者,这一群体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
可以肯定地说,甘肃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养老服务空间无限,养老护理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从业者拥有更广阔的成长与发展空间,从事这一职业必将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