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5日讯(记者 郭松桥)自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即将满一周年。碳市场运行一周年,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最高达到62元/吨。多位接受财联社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经过一年的实践,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基本达到了预期,作用也正在逐步显现。不过,分析人士还指出,目前我国碳市场存在参与主体较为单一、碳市场活跃度不足、价格交易过低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年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
【资料图】
在生态环境部7月13日召开的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会议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全国碳市场自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要以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加快完善制度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碳市场数据质量日常管理机制。
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14日收盘,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约84.9亿元。其中,第一履约期基本达到预期,履约完成率为99.5%。截至2021年12月底,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据财联社统计,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以来,收盘价最低41元/吨,最高达到62元/吨。碳价从48元/吨起步,截至7月14日收盘价57.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9.1%。
“全国碳市场启动以来,运行平稳有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财联社表示,虽然碳交易价格不高,但考虑其仍处于市场初级阶段,且只纳入电力行业交易,交易产品也只有配额,总体看还有很大成长空间。
“碳市场运行以来,从制度规则、基础设施等方面基本达到了预期,作用正在逐步显现。”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对财联社表示,作为一种实现碳减排目标的市场化手段,碳市场顺利启动和运行促进了碳排放的隐性成本显性化、外部成本内部化,优化碳排放的空间和时间资源。与行政指令(比如碳税)、经济补贴等手段相比,是成本更低、更可持续的碳减排工具。
吴琦认为,碳市场作为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将技术和资本引入绿色低碳领域,促进先进节能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与围绕碳排放权交易、碳减排项目交易以及各种衍生品交易开展的碳金融相结合。此外,全国碳市场的抵消机制,有利于促进林业碳汇和新能源发展。很多林业和新能源项目在中西部地区,通过林业碳汇和新能源项目获得收益,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机构投资者是碳市场交易的主体之一,深圳洛克资本投资人李音临近两年一直在进行碳行业的相关投资。他对财联社表示,碳市场运行后对企业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从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过渡到市场手段。“2021年有的地区拉闸限电,对企业损失很大。碳市场运行能利用市场实现对有限的碳排放资源(即配额)进行分配,是积极的市场经济手段,还能协调企业的减排成本,并使其获益。”李音临说。
“另外七大高排放行业进入碳市场需要加速度”
全国碳市场建设虽然运行初现成效,但尚有诸多问题亟待各方破解。例如,目前只有电力行业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范围,而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等七大行业暂未纳入交易。
此前,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将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到更多高排放行业。
根据《中国碳市场回顾与展望(2022)》,完成八大行业覆盖之后,全国碳市场的配额总量有可能会从目前的45亿吨扩容到70亿吨,覆盖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60%左右。
对此,林伯强认为,另外七大高排放行业进入碳市场需要加速度。“目前碳市场的碳排放交易价格比较低,如果能够通过碳交易市场的完善,来促进更多人参与碳市场的建设,将加快新旧能源转型,同样能够为个人带来新的资产保值增值选择渠道。”林伯强说。
就如何完善全国碳市场建设,吴琦建议,一是涉及领域和市场主体有待丰富,有序扩容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等合格市场主体,形成多层次市场结构;二是碳排放和交易的法律体系不完备。需要加快完善相关的制度规则,推动能耗双控向碳双控转变。目前我国的碳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要顺应国际碳税政策潮流,加快碳税立法;三是加快碳排放和交易数据的统一。
作为投资者,李音临一年来深度参与了碳市场投资。他对财联社表示,目前在交易过程中感觉到有一些不足,希望监管部门和交易机构能持续优化。一是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目前由于流动性比较低,只能看到日度数据,且缺乏数据整合梳理的服务商,不便于碳交易投资者分析市场。二是在碳咨询业务中,从业企业和人员专业水平尚需提升,建议参考证券基金从业人员和机构管理,希望监管部门对碳咨询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资格认证或发放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