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9日讯(编辑 孙晋 实习生王悦帆)在城投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的大背景下,近日财联社盘点了4月城投债政策和市场状况。
4月18日,央行、外管局联合印发“央行23条”,提出保障合理融资需求、保障在建项目等要求。但同时,翌日中央深改委会议再提完善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从严查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遏增化存”与稳增长正处于博弈之中。基于目前稳增长对基建资金的需求,叠加复杂的内外环境,诸多市场机构预计央行23条将成为城投融资政策灵活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将在未来对城投及城投融资形成一定正面影响。
地方上,各地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并遏制增量,优化债务预警机制,对债务限额保持谨慎敏感的态度。
城投债收益率方面,4月整体呈下行趋势。4月29日城投债整体利差为154.86bp,较当月初下行17BP,AAA、AA+和AA级别的利差均有下行。分省份来看,贵州(746.55bp)、青海(675.11bp)、云南(454.13bp)依旧处于高位,投资者需警惕;甘肃(-110.12bp)、宁夏(-47.59bp)、河北(-16.08bp)为利差下行幅度最大的省份。
政策聚焦,“央行23条”重磅出台
4月18日,央行、外管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重磅出台23条举措全力推进金融服务,鼓励合理融资。
通知提出,要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按市场化原则保障融资平台公司合理融资需求,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或停贷,保障在建项目顺利实施。
同时,财政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扩大指出,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基层财政运行风险,配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多家市场机构认为,基于稳增长对基建资金的需求,叠加复杂的疫情等国内因素及外围环境影响,城投融资政策或会适度放宽。从不断的政策披露来看,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和城投融资并不矛盾,关键在于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大前提,是否能够做到合规承接政府公益性项目、市场化经营自负盈亏、不利用公益性资产融资、不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四个层面的要求。预计央行23条将成为城投融资政策灵活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能够对城投及城投融资造成正面影响。
地方动向,各地积极“遏增化存”
财联社根据公开信息,梳理各地城投债方面政策如下,整体体现出“遏增化存”的积极态度。
1、各地积极化解存量隐性债务并遏制增量,部分市县化债不实被问责
4月7日,陕西省延安市印发通知称,推进重点县区隐性债务风险化解和融资平台债务处置,消化存量、遏制增量。设立市级债务增信基金,平滑市属高负债企业阶段性债务风险。
4月12日,财政部湖北监管局发文《强调“三个聚焦”保障县区财政平稳运行》。文章指出,要强化对县区隐性债务风险情况的监管,加强对问责落实落地情况的跟踪。完善与省财政厅的隐性债务化解双重审核机制,逐笔审核隐性债务化解情况。
4月15日,云南省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财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见》。意见提出,把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作为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遏制增量,落实地方政府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隐性债务的要求。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务风险情况评估机制,稳妥化解存量。譬如玉溪市违法违规举债融资等问题,日后应加以警惕。
2、遵循中央政策,多地优化债务预警机制
4月6日,贵州省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办公室通知称,常态化对各市(州)债券未兑付风险进行提示预警,督促发行人及时足额兑付债券本息,推进REITs试点。
4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称将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确定机制,原则上不再增加政府法定债务风险预警地区和隐性债务红色、橙色高风险等级地区的新增债务限额。
4月18日,财政部浙江监管局发表提出以定期分析研判为手段,突出研究视角的区域性和结构性。印发《地方政府债务日常监督分析专刊》,聚焦地方财政可持续性,重点跟踪地方政府债务区域性、结构性风险问题。
另外,在城投风险和舆情方面,财联社列示了4月份主要风险事件,详见文末附表。
城投债审核规模下滑,整体偏宽松,发行规模下降
2022年4月,城投类的公司债已通过审核2,878亿元,同比减少36%。通过项目的区域分布中,江苏占24%,浙江17%。4月为传统审核小月,当月申报/受理规模大幅走低。从过审主体评级看,AA+占43%、AA占34%、AAA占23%;从主体层级看,通过项目主体以地市级平台为主,占45%,区县级占31%。2022年4月城投类的企业债已申报项目金额总计32亿元,同比减少60%;已受理项目金额总计20亿元,同比减少60%。
整体来看,一方面疫情给审核效率带来一定影响,另一方面4月为传统小月,易出现大幅波动,或未改变整体审核偏宽松的态势。
城投债发行方面。据Choice数据,截至4月,城投债已累计发行13,158.58亿元,其中4月城投债实际发行643.67亿元。受政策收紧影响,今年城投债审批趋缓,与之前发行规模相比,发行量保持同比下降。
一季度城投债净融资环比回落,省级及高评级净融资表现相对更佳。从省份层面上来看,江苏、浙江、山东和四川等传统发债大省2022Q1净融资规模均有明显下滑,下滑幅度在25%至45%区间。从城投层级上来看,区县级城投平台2022Q1净融资规模同比下滑36.9%,进一步反映低层级平台在监管政策收紧背景下融资受到较为明显的抑制。
另外,从土地出让收入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看,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普遍大幅下滑,地方财政受影响明显。年初至今,土地市场仍在低位运行。财联社根据财政部网站统计,2022年一季度国有土地出让收入总计11958亿元,同比下降27.4%,多地土地出让金同比下滑幅度较大,仅北京、陕西两地实现正增长,同期全国住宅用地流拍撤牌率也维持高位,土地交易不振也将对地方财政收入造成较大影响。
小结
目前国家层面政策频发,各地方对于隐债的监管、预警机制也日趋严格,但目前面临复杂的内外环境,一季度的“卖地”收入大幅下滑也进一步对各地财政能力造成不良影响。基于目前稳增长对基建资金的需求,及现有的地方存量债务规模,在不增加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前提下,仅依仗其他措施,对存量隐性债务的偿还是绕弯路且不现实的。
机构人士预期,此次央行23条的印发,或将成为城投融资政策灵活调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将引导各家城投“市场化”、“规范化”,这样一定程度上反而能够缓解目前各地城投“缚手缚脚”的融资局面,在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前提下,兼顾城投合理融资需求。预计未来在不触碰隐债政策红线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城投合理融资需求总体上会有一定改善。
附表:4月份城投舆情与风险事件
来源:公开信息,Wind,财联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