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纺织制造“淡季不淡”企业纷纷提价、推高端产品
财联社| 2022-02-11 10:43:08

财联社(青岛,记者 肖良华)讯,随着国内、国际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国内纺织制造行业“淡季不淡”。财联社记者也从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处获悉,面对需求增加、棉花原料价格上涨,鲁泰A(000726.SZ)、孚日股份(002083.SZ)等纺织制造企业通过调高产品售价、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对成本的控制等举措,来保证并积极提升公司毛利空间。

需求回暖订单增加

由于全球疫情有所缓解,海外市场需求的增加,纺织制造行业熬过了举步维艰的日子。鲁泰A董秘张克明对财联社记者表示,2021年海外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海外市场订单有效恢复,订单情况逐季改善,2021年四季度来单速度好于往年,今年1季度同样比较乐观。

他进一步表示,2021年12月和今年1月,公司订单增加较多,淡季不淡,接单速度和订单量处于历史上比较好的时期。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裕,结合目前到位员工数量来看,公司产能已经动态饱和。“现在公司各工厂综合产能利用率超过80%,去年上半年为70%左右。”

孚日股份董秘彭仕强同样表示,公司近期订单一直比较饱满,客户粘性较强。

订单需求增长体也给相关上市公司带来业绩增厚。

业绩预告显示,鲁泰A预计公司2021年实现盈利2.8–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74%-331.62%。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扣非净利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华孚时尚则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5—6.3亿元,实现扭亏。富春染织预计2021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2.4亿元,同比增长 94.15%到111.8%。其中,下半年业绩强于上半年。

从出口数据看,2021年1-12月纺织服装累计出口金额同比增8.3%,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16.2%。分品类看,2021年12月当月纺织类产品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6.2%。

申港证券研报认为,总体来看,纺织制造行业在疫情常态化后逐步恢复,行业回暖,头部公司提升公司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利用率、线上+线下渠道的扩展为行业带来积极变化。

产品提价、推出高端产品以保证毛利空间

虽然订单增加为行业注入了信心,不过一路走高的棉价也给相关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生意社数据显示,3128B皮棉价格在2021年年初为14981元/吨,年底价格涨至22206元/吨,涨幅48.23%。进入2022年,棉花价格仍然处于上涨通道,2月7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报22762元。

为应对棉价上涨,多家纺织制造公司提价以传导成本压力。

张克明表示,公司一方面加强成本管控,另一方面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对产品多次提价,传导成本压力。“截至四季度,公司产品针对欧美大客户大致提价三四轮,合计超过10%,从目前来看下游接受度尚可。2022年,公司低价订单均已消化完毕,开始全部执行价格比较高的订单。如果未来棉花价格继续上涨,公司产品不排除继续提价。”张克明说。

同样,彭仕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因为棉花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售价于2021年4季度平均提价3-5%,国内市场提价5-8%,今年公司产品仍有提价计划,目前正处于跟客户协商过程中。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每年有一定的棉花配额。此外,公司在行业内凭借几十年的经验,择时采购能力较强。

此外,行业内上市公司不断加快新品的研发节奏,提升高端产品占比,通过更好的满足消费升级的市场需求,来保证利润空间。

张克明表示,公司正在加快新品研发力度,优化产品结构。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高档印染面料生产线项目”实施进度有所延缓;“功能性面料智慧生态园区项目”产能逐步释放中,预计2022年中期产能达到100万米/月。“传统产品提价难度较大,相对而言,新品利润空间更大。”

对此,彭仕强表示,公司近年来积极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他说:“比如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一款竹丽尔系列毛巾,在国际市场上一年取得了5000万人民币的销售额,这款产品生产过程中减少了染色环节,大量的节约了水电气的消耗,符合低碳要求,毛利较高。”

国信证券1月份研报指出,纺织制造行业受益订单充足、供给紧张的局面,基本面趋势较好,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且具备转嫁成本上涨压力的龙头企业值得关注。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