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Q4因陈年交易减值巨亏20亿瑞郎 强调2022依然是“转型之年”
财联社| 2022-02-10 16:43:08

财联社(上海,编辑 史正丞)讯,欧洲当地时间周四,过去一年里深陷危机的瑞士第二大银行瑞信(Credit Suisse)发布第四季度财报及年报,用一份巨亏业绩为2021年划上了句号。

(来源:公司官网)

根据财报披露,2021年四季度总共实现营收45.82亿瑞郎,同比下降12%;净亏损20.07亿瑞郎,拖累全年亏损15.71亿瑞郎,而2020年时公司实现利润26.69亿瑞郎。

仍未走出“坏消息”泥潭

瑞信在财报中也花了大量篇幅解释一系列坏消息。对于营收下滑,公司解释称主要体现出整个集团风险偏好下降。一方面有退出主经纪商业务对投行业务板块带来的影响(-31%),另一方面财富管理业务整体营收虽然稳中有升,但与交易相关的业务同样出现营收下滑。

至于四季度出现的巨额亏损,公司也解释称,其中包含去年底预告的16亿瑞郎商誉损失,以及4.36亿瑞郎的诉讼损失拨备。

需要解释的是,商誉损失来源于瑞信2000年斥巨资115亿美元收购美国投行DLJ。这笔交易即便按照互联网泡沫时期的估值也非常昂贵,瑞信的交易价格接近DLJ账面价值的三倍。随后经历互联网泡沫破灭、9·11事件、安然丑闻等影响,DLJ的核心业务基本面遭受冲击,大量核心岗位员工也很快就离开了公司。

2015年后,随着保险系出身的谭天忠(Tidjane Thiam)上任,投行业务进一步被削弱。次年瑞信就曾宣布对这笔交易进行38亿瑞郎(约合38亿美元)的商誉减值。

2020年2月,谭天忠因为“间谍门”辞职,随后上任的托马斯·格泰斯泰因过去两年里主要的工作就是收拾一系列烂摊子:除了财联社曾多次报道的Archegos爆仓和Greensill供应链融资暴雷外,今年二月瑞士检方也对瑞信提出为保加利亚贩毒团伙洗钱的指控,这也是瑞士历史上第一次对主要银行提出刑事控诉。不过瑞信坚称银行和涉案前雇员均无罪。

同时去年四月刚刚上任的瑞信董事长奥索里奥上个月刚刚因为屡次违反疫情防控措施辞职,继任的Axel Lehmann也表示将延续奥索里奥的转型策略,将业务重点聚焦在财富管理业务上。

在财报业绩展望板块,瑞信也表示相较于2021年初,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业务活动逐渐走弱,同时证券交易营收将继续受到退出主经纪商业务的负面印象,但好消息是年初至今财富管理业务仍呈现资金净流入。瑞信强调,2022依然是公司的转型之年,大部分结构改革的成果将在2023年以后体现。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