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最近外出参加活动,认识不少新朋友。见面聊天,一两句简单自我介绍之后,总会有人兴致勃勃问道:“你是I还是E?”第一次听到,有点懵,什么I?什么E?……原来,这是年轻人之中流行起的新的“社交名片”——它们对应了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指标)人格测试中的两大类型:I人指性格内敛,享受独处;E人指性格外向,乐于交际。两类人也就是大家戏称的“社恐”和“社牛”,还出现了“为I做E”的网络热梗。
MBTI最初进入市场是在二战刚刚结束后的美国,而后成为了心理评估市场最畅销的产品之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久远的测试狠狠拿捏住了当下年轻人的心。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网上掀起一阵测试热潮。如今,网友做来互相交流的MBTI测试更是有了新用处:北京某大学2023级新生统计问卷就专门设置了MBTI选项,根据测试结果判别性格用于指导分配宿舍,引发人们讨论。
询问到对方是I还是E之后,仿佛就能打开社交的话匣子。相对应的人群也因此聚集在一起,讨论着I或者E面对对方时的种种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小小圈层。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曾提出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就像有些人认为星座很准,自动把自己和星座性格特征、每日运势对号入座,也是这种心理在作祟。但如果持续不断把自己往测试结果里套,过度依赖通过是I还是E来为自己做种种决策,容易形成一种自我暗示。有人找工作、找对象,甚至报考学校都要参考性格分类,长此以往容易走入极端。
标签化是当代社会交往的显著特征。长于网络社交的年轻人,深谙网络社会的生存之道,更是打标签的一把好手。但一个人的性格不会一直固定,会随时间、环境以及自身的遭遇而改变,理性看待测试结果,不要画地为牢,轻易用几个字母或者一种类别给自己的社交设限——网络标签禁锢不了独一无二的你。
厉苒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