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天发布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109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
《报告》显示,在网络基础资源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为3024万个;IPv6活跃用户数达亿;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129万个,其中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6%;移动互联网应用蓬勃发展,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活跃App数量达260万款,进一步覆盖网民日常学习、工作、生活。
另外,《报告》显示,上半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持续发展,多类应用用户规模获得一定程度的增长。截至今年6月,即时通信、网络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分别达亿人、亿人和亿人,用户使用率分别为%、%和%;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网络文学的用户规模较2022年12月分别增长3492万人、3091万人、3592万人,增长率分别为%、%和%,成为用户规模增长最快的三类应用。
(相关资料图)
互联网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
有力助推经济回升向好
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在上半年我国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稳增长重要引擎,有力助推了经济回升向好。
《报告》显示,互联网服务体验与用户获得感进一步提升。一季度,我国移动和固定宽带的下载速率同比分别提升了%和%,移动数据流量资费持续下降。与此同时,信息无障碍能力持续增强,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深入推进,1735家主流常用网站和手机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一批优秀改造案例在全国推广应用,持续温暖“快时代”中的“慢人群”。
工业互联网行业持续提升端、网、边、云、用的产业供给水平,促进共性技术与个性技术整合创新,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截至6月,我国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超过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覆盖31个省(区、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240家;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建成。
与实体经济相关的各项互联网业务快速发展。上半年,我国互联网企业紧紧抓住疫情后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良好机遇,积极推动线下各场景业务复苏,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其中,网络购物、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等领域均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为广大网民的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数字生活体验。截至6月,我国网络购物、网约车、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半年增长均超过3000万人。
网购在消费增长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农村网络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业态,网购消费在助力消费增长中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报告》显示,网购占消费比重稳步提升,跨境电商等业态模式保持较快增长。2023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万亿元,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在消费中占比稳步提升。截至6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亿人,较2022年12月增加3880万人,占网民整体的%。
从业态发展来看,我国跨境电商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16%;跨境电商货物进出口规模占外贸比重由5年前的不足1%上升到5%左右,跨境电商成为外贸重要新生力量;农村电商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万亿元,同比增长%。农村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为畅通城乡商贸循环,带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直播带货、产地直采、“电商+旅游+采摘”等各类新模式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源源动能。
第52次《报告》以专栏形式重点关注了网民数字技能发展概况,呈现以下两方面特点:
一是网民数字技能水平总体向好。2023年上半年,各类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加速渗透,促使网民数字技能水平稳步提升。截至6月,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整体的比例为%;至少掌握一种中级数字技能的网民占网民整体的比例为%,较2022年12月增长个百分点。此外,在掌握初级技能的网民中,至少熟练掌握其中一种的网民占比为%,与2022年12月相比实现小幅增长。
二是重点群体逐步掌握数字技能。各地政府多措并举,从环境侧加强政策指导,从需求侧加强宣传教育,从供给侧降低使用门槛,促使重点人群认识、了解、学习并掌握数字技能。截至6月,学生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至少掌握一种中级数字技能的比例达%,较2022年12月分别提升和个百分点;50—59岁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60岁及以上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农村网民中至少掌握一种初级数字技能的比例为%。
2023年上半年各大网络视频平台继续坚持高品质内容创作,探索影视工业化道路,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的竞争关系逐渐转化为合作共赢,行业发展态势向好。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为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1380万人,网民使用率达到%,继续保持在高位的增长态势,几近成为全民化应用。
一是持续加强优质内容供给,构建良好内容生态。多元化的节目类型和高品质的节目内容一直都是视频平台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各平台持续加强优质内容创作,不断提高节目品质,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内涵、正能量、高质量的节目,带动用户黏性提升。
二是持续探索影视工业化,推动行业降本增效。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各平台不断深化科技创新,搭建起影视工业化系统,推动影视行业实现了从决策、管理到制作、分发的全流程升级。例如,在流程上,平台将数字化管理工具应用于审批、进度管理等多环节,提升了整体制作效率;在资产上,平台通过建立影视资产共享平台,将道具、服装等实物资产和场景等虚拟资产进行系统管理,降低制作成本。三是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由竞争转向合作,逐步实现产业共荣。长视频平台丰富的内容储备为短视频的衍生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短视频也已成为影视作品重要的宣传推广形式,通过两者之间的合作能推动平台、用户、创作者多方共赢。
(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刘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