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抗非典到如今战新冠 看孙女眼里的这位66岁退役军人爷爷如何再上“战场”
新民晚报| 2022-04-14 19:18:44

疫情施虐,这座城市的人们都在拼搏战斗,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曾经担任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院长的66岁退役军人王引虎,也重披“战袍”,再上“战场”,参加了上海退役军人抗疫医疗服务队。在杨浦区的方仓医院里护佑病患,他的孙女王丛珊忍不住为爷爷点赞:“从2003年抗非典到如今战新冠,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从未缺席。”下面就是她为爷爷写下的朴实“心声”——

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致敬平凡英雄

“一声召唤,来不及犹豫,来不及彷徨,您匆匆奔向了远方,奔向那没有硝烟的战场。”

随着医疗资源愈发紧张,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志愿者在骄阳下、狂风中、暴雨里夜以继日坚守岗位,令人倍感心疼与敬佩。我的爷爷王引虎,曾任解放军第十八医院院长,长期致力于高原军事医学研究,在高原科研和医院管理等方面均有突出贡献,被誉为“昆仑山上的守护神”。作为一名66岁的老党员,当集合号吹响,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抗疫医疗服务队中。从2003年抗非典到如今战新冠,面对祖国的需要,他从未缺席。

爷爷虽说老当益壮、宝刀未老,但难免有肠胃不好、高血压等基础病。耳闻目睹过防疫人员不遑暇食,高强度的工作后,头发黏在额头,上衣被完全浸湿贴在后背,防护服里储满汗水,时有发生中暑晕倒的情况。虽然知道防疫形势严峻,必须要有人站出来当这个“超人”,可雪白的防护服下,是与自己血浓于水的骨肉至亲,是血脉相连的肉体凡胎,很难不为之忧虑担心。

此前,在封控期间,爷爷便一直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对于工作一丝不苟、任劳任怨,只要有任务,他总是随叫随到。某天风雨交加,爷爷帮忙发放抗原试剂、防护服、药品等,哪怕衣服和鞋都被雨水淋湿,他依然坚守在岗位,认真负责。心中常怀敬佩之情的同时,对自己身为后辈未尽绵薄之力感到惭愧。如今,就在我犹豫纠结之时,爷爷已慨然应允军休中心负责老师的请求,并表示随时准备出发。一线不比后方,抗疫不比其他,爷爷的义无反顾令我心中敬意油然而生。面对孩子、爱人的反对,爷爷以故作轻松的语气宽慰道,为享儿孙绕膝之福,定当平安归来。为避免千里之外耄耋之年的母亲担心,更是专门提醒我,善意地隐瞒一些信息。听闻之,心折首肯。爷爷对家人的牵挂切切在心,但“召必回”的军人使命感与责任感,让他在舍小家和顾大家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奋不顾身。

于小家中,他是我的爷爷、我的长辈;于大家中,他是我的党员前辈、我的学习楷模。行之以躬,不言而信,爷爷以自身的行为作出了榜样的证明。他总说:“我能为大家做些什么,干嘛不做呢?”身为党员,他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以贯之;身为退役军人,他退役不褪色,皎皎忠诚通日月。

以前看的英雄都在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原来英雄就在我的身边。从前平静的生活让我未曾注意到这位退役军人身上熠熠生辉的荣光。在这次疫情攻坚战中,他带着“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的无私奉献,“谓我不愧君,青鸟明丹心”的一片赤诚,带着“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不惧牺牲,“雨打灯难灭,风吹色更明”的坚韧顽强,尽显英雄本色。

爷爷同其他参与抗疫工作的退役军人一样,是守护人民生命的大英雄,他们如春日的暖阳,为救助者带去希望,带去生的力量。多少个日夜已经过去,相信胜利的号角终会吹响,时间将铭记梦想的足迹,历史会镌刻奋斗的功勋。他们是被人民牢记的楷模,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那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那顽强奋进、“战必胜”的担当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瑰宝,我为有这样的前辈而感到骄傲。我辈将望其背影,紧随其后,不负时代所托。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当家人奔赴一线,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那种心疼和挂念,更加渴望疫情消散后的平安,更加珍惜抗疫人员为我们筑起的这牢固堡垒。愿所有奋战守护者凯旋归来,我们相聚在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明天。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