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邻里场景,再归来
新民晚报| 2022-04-14 10:37:45

“701,三个洋葱搭电梯下去了。”“1502,一盒鸡蛋搭电梯上去了。”“大家,我准备了一些蔬菜放在一楼,大家可以自取。”这几天,我所在小区的电梯每天都要搭载着邻居间互助的物资上上下下,着实有点忙。然而,这种电梯的忙碌,却让人安心、暖心又开心。

曾几何时,城市化的发展,让“邻居”变为都市生活中“熟悉的陌生人”。于是,人们怀念起小时候邻里间互帮互助的场景,下雨了有人帮忙收衣服,谁家做了好吃的分享给大家解馋。在这样的熟人社区里,邻里互帮互助自不必说,即使有些摩擦,冲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情分,也往往能够大事化小。

一场疫情,虽然暂停了上海的快节奏生活,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计划和安排,但也让人又找回了儿时那种温暖的邻里关系。每栋楼建起了楼栋微信群,方便发布各类通知,由志愿楼长做好核酸检测、抗原自测的提醒和统计。原本只在上下班时间才能在电梯里碰面的、彼此不知道谁是谁的邻居们变得熟络起来。和病毒对抗的日子里,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确实引起了太多负面的情绪,有个体的无知、不解,甚至谩骂,但更多的是邻居们在群中的相互打气,疫情防控中的守望相助,一方“缺菜”八方“投喂”中逐渐升温的邻里感情。

本周,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疫情防控过程中,75.8%的受访者表示更重视邻里关系了。分享防疫信息(54.0%)、相互提醒防疫措施(49.3%)是受访者觉得拉近了与邻居关系的主要场景,82.6%的受访者认同和谐的邻里关系,有助于增加抗疫信心。疫情让我们学会感恩,让人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过去忽略的东西。

希望这些在这场疫情风暴中成长发芽的邻里关系种子,能够倔强成长,唤醒久违的邻里情,让原本“只是住在这儿”的“最熟悉的陌生人”,能够真正成为“社区一分子”,并构建起互帮互助的“社群共同体”,让城市的温度体现在“远亲不如近邻”这条朴素但实用的真理上。

马丹/文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