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交通运输行业“双碳”实践路径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助力提前达峰
中国汽车报| 2021-10-18 15:24:27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中国交通运输业将比全国实现碳达峰更晚一些?”“汽车技术变革将改变中国重复发达国家交通碳排放之路,中国未来的交通运输业将走出不一样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路径。”

10月15日,在由能源基金会和南方周末联合举办的“高效、创新、零排放:双碳目标之下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媒体工作坊上,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中国交通运输行业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探索各行业为推进“双碳”目标需要做出的努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交通运输行业低碳发展的结构变革。

探寻交通运输行业“双碳”实践路径

“碳达峰”“碳中和”不止是中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在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中心主任李忠奎看来,“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变革,要有政策合力推动交通运输在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空间格局的变化,相关研究要结合实际,衡发展与减排的关系,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和判断可能出现的政策发展路径,提出符合现实的政策体系、技术方案和工作措施。

“交通运输行业要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面临严峻考验。比如,我国交通运输需求仍将保持中高速的发展;货物运输结构不合理,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将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传统能源运输装备能效水有限,低碳技术装备发展路线仍不明确。”他提出,节能提效、多种方式推广新能源车辆、调整运输结构、建设低碳基础设施和创新低碳技术等,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实施路径。其中,在调整运输结构方面,需要推动大宗货物和中长距离货运“公转铁”“公转水”,推进港口或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发展以铁路、水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推广高效运输组织模式,并根据不同规模的城市采取多样化的绿色出行方案,推动低碳交通发展。

不过,在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看来,从供给侧角度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减排效果或许并不一定有效。“公路运输转到水路运输,两者的周转量不一样,而且市场会根据成本做出自己的选择。”他认为,水运燃油油品污染及碳排放更高,水运可能并非更低碳。因此,他更青睐从需求侧角度出发,从市场需求来调整交通运输结构。

新能源汽车技术突破助力提前达峰

事实上,自“双碳”目标提出后,社会各界关于交通运输行业这一“排放大户”的技术改革路径的讨论从未停歇。

在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组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看来,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已超出预期,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将助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提前达峰,并为国家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和转型。同时,他建议,中国亟需出台更为积极的中长期电动化目标,考虑2035年左右实现全面电动化,引领各利益相关方形成合力,从而助推中国在2050年实现道路交通零排放。

中国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也认为,我国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的压力虽大,但中国已经找到比较切实可行的路线。可以看到,在氢燃料、替代能源等多元化路线中,纯电动技术路线走得最快最广,未来仍需在发电体系和储电体系上持续发力。

与会期间,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我国交通领域碳减排刻不容缓。其中,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吴烨认为,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对交通运输业的碳减排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但如何有效控制未来中国汽车数量增多和人们出行需求增加导致的碳排放增量,对氢燃料等新能源电动车、生物燃料的推广使用,甚至公共交通出行都是非常大的机遇。

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化、城市低碳基础设施供给是巨大挑战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到达上限,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利用的问题也愈加凸显。对于动力电池回收现状,韦洪莲这样描述,一方面动力电池回收的政策体系、回收体系和回收能力等不断加强,相关回收利用规范不断完善,但另一方面,目前仍有80%的废电池在非正规回收体系中运转,造成环境污染,也不利于碳排放。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参考其他国家通过补贴和环保法规定等形式加强对动力电池回收的监管,但效果一般。

韦洪莲认为,在动力电池报废、回收、利用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电池标准不统一,导致后端利用难度和拆解难度比较大,回收成本高。“电池的标准化、通用化,和建立高效的回收运转体系巩固新能源汽车在使用环节达到的减排效果是我们下一步面临的挑战。”

在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建设促进减碳方面,赵一新认为,城市需要形成政策合力,真正地在减碳上做文章。城市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不同的基础设施供应情况、公共交通的投资力度和如何使用低碳方式的比例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碳排放。

龚慧明认为,从整体来看,“双碳”目标给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相关各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我国强国战略和经济高质量转型都需要汽车行业做出非常积极、尽快的贡献,这既是压力,也是挑战,反过来说更是未来的机遇。中国汽车产业是有可能走向全球、走向世界的,未来取决于今天我们的共同努力。”他说道。(李亚楠)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