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第一贪和珅文武双全,咋在兰州“败走麦城”
凤凰网甘肃| 2023-01-29 08:35:31

和珅画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随着前几年一系列的清宫电视连续剧的热播,和珅在人们的印象中,无疑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反面人物。当宠信他的乾隆帝去世后,新继位的嘉庆帝对和珅进行了彻查清算,最终,落得以三尺白凌赐死的下场,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

其实历史上的和珅三岁丧母、九岁丧父,“家里没有什么产业,乾隆二十五年常保(和珅之父)病逝于福建,和珅家境陷于窘迫中。”和珅完全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登上权力的殿堂。

另外,和珅长相英俊,完全不像电视剧里王刚饰演的和珅。清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国家的统一,朝廷曾多次派兵出征,每次军队凯旋,乾隆皇帝都要下令为征战中的功臣绘制画像,并将它们悬挂在中南海紫光阁内。和珅的画像也在其中,从他的画像可以看出,和珅的确是一位眉清目秀的俊男。另外,他的画像能够存于紫光阁,本身也就说明他功勋卓著。另外在他的画像上还御题有:“大学士三等忠襄伯和珅 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惟明且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干!”和珅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所以他似乎有着文武双全的才干。试想,如果和珅才貌平庸,乾隆帝会对他青眼有加吗?

但是,精明干练的和珅却在兰州发生了败走麦城的糗事。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正月,苏四十三自青海循化起事,4月16日,苏率众攻入兰州西关,为防甘、凉及西宁所来的援军,苏部“断黄河浮桥,以拒援师”,当时苏四十三一方有部众数千人,使清军“官兵万名,每夜辄惊扰”。当时兰州城内的最高长官布政使王廷赞马上禀报尚在狄道的陕甘总督勒尔谨。勒尔谨不敢稍有懈怠,马上又飞报朝廷。乾隆闻知,龙颜失色,异常惊恐,即调陕西、四川、新疆等地官兵火速前往兰州,又令京营兵“健锐”“火器” 各选精兵一千待命出发,又调肃州督司马云迳到兰州听用,西安提督马彪“星夜前往”兰州。委任大学士阿桂为剿办钦差大臣统一指挥各路清军,并安抚兰州城内的王廷赞:“兰州系省城重地,著王廷赞督率坚守,并须不动声色,毋得过涉张皇。若稍有疎虞,王廷赞不能当其咎也。”同时令户部拨银一百八十万两作为军费(这相当于甘肃全省6年的赋税总额)。当时阿桂正在督办河工,于是命和珅及参赞大臣海兰察携钦差大臣关防率先赴兰,见阿桂后,再将关防交于其。

此时,和珅年方31岁,正是血气方刚,踌躇满志,想一展才华之时。他想在阿桂到来之前就平定战乱,以抢头功。遂分兵四路进击,和珅令海兰察自山梁进军;副都统额森特于垭口斜扑敌营;甘肃提督仁和攻八蜡庙(今下西园附近);和珅偕西安将军伍弥泰由龙尾山梁策应。可是因为和珅急功冒进,结果却失败了。

和珅和阿桂同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进入军机处,同列朝班,和珅是以户部左侍郎身份入值,而阿桂是以太子太保、一等诚谋英勇公、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身份入值,很显然,按身份、职称,甚至年龄,阿桂排名要在和坤之前。

当时兰州城下的西关、南关附近关厢已被清军焚毁,以防苏部以此为依托攻城。而苏部则于城南的八蜡庙、五泉山等地,居高临下,觑觎兰州城,筹划攻之。当时,兰州周边可谓是燹火弥天,生灵涂炭。苏部久攻不下,加之清军陆续云集,只能将主力逐渐收拢于龙尾山、华林山一带。

因两山皆系土山,山脚下有些地方因雨水的冲刷,形成了数丈到数十丈的崖坎,且有的小路狭窄难行,仅容一人鱼贯上下。而且在两山之间有水磨沟之水潺潺而淌,可解决饮水问题。而苏四十三自循化起事后,一路获得大量百姓粮秣及肉食的支援,足可支撑。

清军几次进攻皆未能成功,特别是固原总兵图钦保有一次率兵越过水磨沟自山梁向上进攻,当他持刀奋力挥砍时,因马蹶坠崖而亡,最后“赐白金七百”进行褒奖抚恤。久攻不下,且“从二品大员”又阵亡,受此重创,清军一时畏缩不前。天黑则紧闭城门,苏部则乘着夜色常潜入城下进行骚扰。

于是,和珅接连上奏朝廷,将龙尾山、华林山描述的异常险峻,易守难攻,而且又说天气也阴雨连绵,道路泥泞,不利作战。总之,在奏折中进行推诿和推卸责任。

乾隆帝闻知,以“坐失事机”“办理谬误”的罪名撤换了陕甘总督勒尔谨,并重新启用了本因贪污下狱的原云贵总督所谓的“才人”李侍尧,接替其职。并且从四川屯练调来了一千名士兵,因为这些兵士常年在山区生活,所以在山路上行走如飞;此外,又从阿拉善调来了蒙古骑兵也投入到战斗。由此可见这是一次多兵种联合作战。

随之总指挥阿桂也到达兰州,和珅向阿桂汇报了当前战事,同样像奏折中那样推诿责任,并进谗说众将不听调遣,反而处处掣肘。阿桂听后,也大怒:“是宜诛!”第二天阿桂升帐,召集众将领议事。阿桂的命令,众将都爽快地领命,阿桂则不无嘲讽地对和珅说:“诸将殊不见其慢,当诛谁?”和珅一时大窘。

后来,乾隆通过阿桂的奏折发现其与和珅似有嫌隙。作为有为之君的乾隆并不是昏聩无能,他不像后来那样宠信和珅,也未偏袒阿桂。他认为再将两人放置一处,不仅于事无益,不利于阿桂指挥作战。于是他在谕示中指出“此事阿桂一人已能经理妥协,无需复令和珅同办,且恐和珅在彼事不归一”。

而且,乾隆帝因为固原总兵图钦保阵亡,和珅隐匿不报。此外,对于总督勒尔谨养痈遗患没有进行弹劾,数罪并罚,将和珅降三级留任。可见和珅一路走来,也是经历了宦海沉浮。

就这样和珅灰头土脸地回到了京城,但是和珅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手段,他不能以铁马金戈赢得皇上的恩宠,却有其他渠道讨得皇上的欢心和信任。

在这次平定苏四十三期间,明察秋毫的乾隆帝却发现了其中的端倪。原来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陕甘总督勒尔谨奏请,甘肃地瘠民贫,需要在辖区内实行捐粮为监,即所谓“捐监”,就是允许一些有钱有粮的人通过捐粮换取“监生”资格,并可以应试入官。乾隆帝谨慎的同意了,同时派出浙江布政使王亶望前往甘肃主持捐监。王亶望来到甘肃后,却与勒尔谨同流合污,他们上报已有19017余人前来捐纳,共收得粮食82.75万余石。可这只是虚数,粮仓里一粒粮食都没有。接着他们又谎报称甘肃雨水稀少,连年大旱,需要大量的粮食赈济百姓。当时乾隆非但没有发现这些官员的循私舞弊行为,反而认为王亶望“承办认真”,并将其擢升为浙江巡抚。

可是在平定苏四十三之时,和珅在奏折中说阴雨连绵,道路泥泞。阿桂也说用兵时,常遇雨。 一个“雨”字,使乾隆的内心升腾起了疑云。因为这与勒尔谨、王亶望的所说的“连年大旱”形成了矛盾。乾隆帝又仔细察看了他们的奏折发出感叹“可见该省亦并非竟少雨泽,人言俱未足信”。

在一些影视剧中,描述和珅奉旨查办了王亶望、勒尔谨等贪污窝案,其实这都是一些文艺作品虚构的故事,真正查办王亶望、勒尔谨等人的还是阿桂、李侍尧,这与和珅就无关系了。

高羔

(兰州日报)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