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梁蕊 李果繁
日前,走进甘肃省平凉市崇信县红牛养殖企业,工人们正忙着将加工好的颗粒状有机肥进行打包装袋,通过原料处理、翻堆、发酵、分筛、燥干等程序,“臭粑粑”实现了“绿色变身”,成了改善土壤、培肥地力的优质活性有机肥料。
畜禽粪污通过处理,成为有机肥料。梁蕊 摄
崇信是养殖大县,当地牛饲养量10.92万头,出栏4.74万头,生猪饲养量7.46万头,出栏3.93万头,其他畜禽饲养达26.16万只(羽、头)。蓬勃发展的养殖产业令人欣喜,可是随之而来的数量同样庞大的畜禽粪污却成了当地的烦恼。之前养殖户采用传统的露天堆放、自然发酵的方式处理畜禽粪污,但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不稳定,甚至还会导致二次污染。
如何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并产生经济效益?近年来,崇信坚持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作为助推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中心督导检查、乡镇排查整治、场户规范管理”的县、乡、场(户)“三级共治”工作机制,大力推行固液分离、有机肥加工为主要利用方向的粪污高效处理模式,在摸索中走出一条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新路径,同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红牛公司牛存栏1300多头,日产近2万公斤牛粪,气味很大,现在经过加工,不仅解决了牛粪污染的问题,还能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真是一举两得。”崇信县农投公司董事长文忠虎说,该公司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了“红牛养殖、牛粪加工、还田增收”的循环产业链。
崇信县畜牧兽医中心主任李红孝介绍,当地今年投资500万元,建成红牛繁育场5000吨生物有机肥生产线、赤城移民社区有机肥生产线2条,累计建成有机肥生产线5条,加大引导养殖农户与有机肥生产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崇信县汭越公司万亩高标准矮化密植苹果示范园施用的就是红牛养殖企业生产的有机肥。“施用了有机肥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了,农作物免疫力增强了,产量也有所提高。”该示范园技术员说。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让“臭粑粑”变身“香饽饽”。截至目前,崇信县处理各种畜禽粪污25.5万吨,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9.7%,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