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里奔跑的孩子
地坑院里舞狮者
(资料图片)
□朱克雄 文/图
地坑院,也被称为“天井院”“地阴坑”“地窑”等,是古代人们穴居方式的遗留,被俗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泾川是西王母发祥地之一,地坑院就是西王母文化遗存的一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窗明几净、舒适洁爽的楼舍逐渐替代了窑洞,许多地坑院已被闲置或废弃填埋,留存的越来越少,只有一些老人仍然怀着一种恋土情结居住在窑洞里。幸运的是,泾川县委、县政府已经着眼文化传承保护,对一些保存较好的地坑院已经挂牌保护,并发掘文化内涵,用于历史研究,发展旅游业。
穴居之根的具体反映
泾川地处黄土高原沟壑区,千百年来聪明智慧的人民群众,充分利用黄土高原土层厚土质坚的有利条件,因地制宜,依山开穴,庄心置宅,取土为墙,建成了既安全又经济实惠的地坑窑洞。黄土窑建筑具有工序简单,造价低廉,冬暖夏凉,耐久防震,安全隐蔽等优点,尤其地坑窑洞是窑洞中的佼佼者,独显黄土穴居的优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但是,由于现代科技文明的进步,这种居住形式终因费时费力,行动不便等劣势被砖瓦房、楼房等代替,但其独特的魅力又值得我们研究,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在塬上平坦地带,就地取材,于平地开一长方大坑,长宽各数十米,深约六米以上,占地3分左右一般三面开窑,窑洞一般高在4米左右、宽3.5到4.5米之间,一面开一斜上巷道,成为人上下出入之路,俗称“洞子”或“夯道”。虽然没有建筑师,但这种建筑非常科学,为了防止下雨,水灌入窑洞,在地坑院中间都挖有一至两个渗坑,一般有七八米深,井口直径一米左右,底层铺有50公分厚的炉渣,供存渗雨水之用,顶上用柴草覆盖,防止儿童玩耍跌入。为了防止地坑院四周的积水流入院内,四周都砌有拦马墙,拦马墙的另一个作用是防止有儿童掉入地坑院内。为了防止雨水渗漏,窑顶还要在雨天后碾压平整,同时村民们还可当作晾晒粮食的“场”,夏天碾麦晒麦都在上面,这种庄子多为塬区建筑,相对来说整庄整地,易遭水灾,但优势是不易发现,且相对建房造价低廉,容易被人接受且结实耐用。
功能不同的地坑窑洞
地坑窑洞的功能不同,自然用途不一。窑洞一般是单数,正面是三孔或五孔,加上两侧的窑洞就是5到7孔。中窑一般是最中央的窑洞,是厨窑,正对门洞,这是家里妇女儿童一般住宿的地方,不是内亲不会让你进入,“锅头连炕,烟筒朝上”这是对厨窑的最佳写照。做饭和烧炕在一道工序里完成,既经济又实惠。右边的窑洞是客窑,它的功能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客厅,平常是老人或者家长居住的,也是用来接待客人住宿或宴请客人的窑洞。所以它的陈设一般都要豪华一些,干净一些,讲究一些。某种程度代表一个家庭的面貌,也体现一个家庭的贫穷富裕程度。左边的窑洞是下一代年轻人住的,再有就是偏窑或是装粮食的窑洞,或是放农具的窑洞,一般在比较偏的方向,最不起眼或者在对面更隐秘的窑洞就是茅厕了。再有就是一孔牲口窑,用来养耕牛的。农民家庭没有多少家什,过来过去不是一些存粮,就是一些农具,或者坛坛罐罐,都不值钱。家里条件好的,会置办缝纫机、自行车、摩托等。
既是港湾也是驿站的黄土窑洞
有位诗人这样说:吃在睡的地方,睡在吃的地方。就是说的窑洞。从生到死,泾川人都在这里度过。一声啼哭,宣告一个生命的诞生,从此这个生命和黄土窑有了血肉联系,不管你将来能走出多远,或者永远在黄土地上生存,黄土窑是你最大最可靠最忠实的“保护伞”。一声鼓乐响,一个新的家庭在黄土窑里组建。红色的窗花是祝福,也是希冀,生活的甜蜜从此开启,不管生活如何艰辛,人们繁衍生息的接力棒在这里传递。黄土窑是港湾,也是驿站,它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辛劳一生的见证者。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纷纷搬离传统的地坑院,住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美观的现代化新居。很多地方开始对保存完好的地坑院实施保护与管理,以供游人参观,使古老的民居焕发出新的光彩,也为研究人类居住历史的学者留下一个“活的标本”。
正因如此,地坑院越来越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温暖与动情的部分,更成为寻找故乡、追忆乡愁的情感所寄。日渐远去的地坑院,镌刻着人间烟火熏陶出的欢乐与忧愁、奋斗和挣扎的全部记忆。这种记忆,正像味蕾对口味的记忆一样,历久弥新,伴随终生。
(平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