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资讯:非凡十年 || 梁海强:“因为都跟软件有关”
中国汽车报网| 2022-10-20 15:27:22


【资料图】

“这两天我在想集团为什么推荐我接受采访,可能因为我是做软件研发的吧!”梁海强说。在这次寻找“非凡十年”产业发展案例的采访中,北汽集团推荐记者去跟北汽研究总院的梁海强聊聊,于是有了一见面的这个对话。“我很幸运,大学毕业后就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赶上国家和产业大势,有机会见证了行业快速发展,也实现了自己的快速成长。”他对记者说,带着“理工男”的平淡和从容。力出一孔的软件开发去年,北汽集团对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板块进行了一场改革,为了适应产业发展,将自主乘用车板块的研发力量整合起来,由北京汽车研究总院统一运营管理,建设更加专业、高效的组织机构和运营模式。  深度布局智能软件自主开发,北汽研究总院智能网联中心与三电中心通力合作,整合软件相关人才深化座舱软件开发,成为统筹安排软件工作的一个缩影。拥有14年自主电控软件开发经验的梁海强,同时出任三电中心副主任及智能网联中心副主任,担任研究总院软件领域专家,承担起了软件能力建设及统筹工作。显然,他的身份,令这种统筹进行得更为顺畅。当记者问梁海强怎么看待工作安排时,他简短而直接地回答:“因为都跟软件有关!”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下,10年来汽车产业发生了深刻变化,软件越来越重要,北汽集团在自主品牌乘用车研发中积累了丰富的“三电”软件经验。当智能网联变革叠加上来的时候,“三电”与“智能网联”就成为既需要独立工作,又需要深度融合的业务单元。而这种融合,更多体现在软件上,这样的工作安排能够更好地“拉通”软件开发资源,也提供了更充分的管理支持。  10年来,汽车产业生态发生巨变,链状、垂直的产业关系正在向网状的关系演进,在研发上,也体现了这种生态变化,一个想要在竞争中不落后的汽车企业,必须从业务出发进行相匹配的组织架构变革和岗位调整。梁海强承担的新任务,是北汽集团这次组织架构调整中的一件具体小事儿,但见微知著,体现了集团对产业生态的新认识及与时俱进的“研发观”。从“职场小白”到“行业专家”在2008年梁海强硕士毕业进入北汽工作时,电控业务还处于一张白纸状态,而他也是刚入职场的一名“小白”。虽然他在上学期间读汽车专业的时候,早早就涉足了新能源电控软件研发方向,不过,当时这个领域还属于“前瞻技术”,中国汽车行业也都还没有取得纯电动汽车市场化生产资质的企业。“毕业在北汽工作,当时有没有感到无法市场化落地的寂寞?”记者问他。“还好,虽然当时应用场景有限,但这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而且北汽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是有机会拿到首批资质的。”他说。  时代变革的速度,永远会比一般人想象得快。初入职场的梁海强并没有“寂寞”多久。为引领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国家为电动乘用车生产准入大门的开启提供一系列政策的利好条件,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诸多资质和能力要求,其中最难实现的在于技术部分。要想拿到生产资质,以整车电控软件自主研发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就成为其中的重要一环。梁海强带领团队通过几年的自研技术深耕,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支持北汽新能源成为全国首批率先获得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公司。  先人一步踩准时代的风口,必将获得加速度的成长。对于北汽集团来说,领新能源汽车风气之先,不仅孵化出了后来的上市公司北汽蓝谷,也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培育了一批新能源核心零部件企业,拉起了一条产业链,扩展了一条赛道。同时,随着业务的拓展,梁海强团队也从整车电控软件自主研发向电机驱动软件、电池管理软件自主研发,甚至整车动力底盘域控制软件自主研发延伸,填补了国内自主三电乃至整个动力底盘域控制的空白,十几年如一的专注,也让他成长为行业中的专家人物。  “全班有20多个人,有1/3以上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工作,比例远超往届。”梁海强忆起当年汽车系的同窗说道。从一个小小的班级样本数据分析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响应了国家政策号召,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而对于国家和企业来说,获得跨越式发展的机会,更多出于理性选择的必然,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汽车产业在这非凡十年中,做对了战略选择。 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能与企业、行业、国家同频,必将不负时代,也充满成就感和价值感。获得三次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两次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次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称号,14年来,梁海强一直在软件领域不断攀登。  梁海强认为,这些都是一个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的工程师,一个开新能源风气之先的整车企业的研发人员,普普通通的工作。今天有多少成绩,当时就面临了多少的挑战和困惑,这几乎是企业成长的必然。  2017年12月11日,整车功能安全开发项目顺利通过整车电控产品功能安全认证,获得了由德国莱茵颁发的国内首张带有DAkks标志的三电控制器产品功能安全证书。此消息一出,策略开发部办公室内一片欢呼,整个功能安全开发团队近百人历时两年半的努力,在这一刻终于得到了认可,这时梁海强的脸上才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向山顶攀登的道路,挑战只会越来越大。电动汽车越高级,电子零部件就越多,一旦高安全等级控制器失效,将产生无法估量的伤害。在新车型上导入功能安全标准,该项目要在零技术基础上将传统经验的5年周期缩短至两年半内完成,往常的项目,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大家都已习惯了这样的强度,可要将一个从未接触过的国际标准在两年内做熟、做精、做到行业领先,做到与国际一流整车厂比肩,任谁也没有这个把握。梁海强带领团队成员,没有经验,就积累经验;没有先例,就创造先例。现有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这样高强度的项目,那就从开发流程上创新、从研发平台上创新、从管理模式上创新。11个安全目标、18个整车级功能分析、51组整车行为设计、48组仿真计算、97条安全系统设计、239份场景调查分析、330个危害事件分析、1300多种失效分析、200条测试用例……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凝聚的是梁海强带领团队历经780多个日夜奋战的辛勤汗水。  2017年,北汽先后获得德国莱茵颁发的“ASIL D级”功能安全流程认证证书以及整车电控产品整车控制器(VCU)、电机控制器(MCU)、电池管理系统(BMS)功能安全产品“ASIL C级”认证证书,成为国内第一家完整自主掌握电动化功能安全产品及流程技术的整车企业,达到了世界级水平。  类似的故事还有。2020年5月22日,极狐车型上搭载的全新驾驶模式——全地形模式在北京中汽联试验场内进行搭载验收。这是全球纯电动量产车上的首次搭载尝试,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它将挑战纯电动汽车在雪地、泥地、沙地的脱困起步和稳定行驶能力,穿雪原、过沙丘,拓展电动汽车的应用场景。不是技术预研,是量产车核心技术应用开发,是优化电控性能的“遭遇战”。经过讨论,梁海强团队确定了基于双电机动力系统和高智能底盘系统的一体化协同控制方案,并成立了由策略、底盘、性能以及试验等多部门联合组成的功能开发团队。全新设计算法和方案,通过控制策略让电动SUV具备卓越的越野能力。从寒冷的牙克石冬季试验场,到烈日炎炎的北京中汽联夏季试验场,都有梁海强团队的身影。就着保温杯里的热水吃已经冰凉的饭,伴着漆黑偏僻道路边开着的车灯不停试验、分析,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总结会上,梁海强说:“执着开发,我们要给用户最好的体验,才能真正打动用户,让用户认可我们的产品!”  几年来,梁海强带领的软件团队,一直坚信“心有所信,方能远行”。他们不断进行新技术布局,掌握了电控领域的核心技术,多次获北京市及行业奖项。 支部墙上的小纸条“梁部:……您总是让我们蹭您的车上下班……您总是在我们低落时鼓舞我们……替我们遮挡来自外部的风雨……‘谢谢您’!”在办公室的文化墙上,贴了很多“表白”小纸条,有一张是对梁海强“表白”的。这是机构改革之前的策略开发部,持续了3年多的党支部“谢谢你”活动。  软件开发中有那么多困难,如何能团结工程师们齐心协力一起攻坚克难?担任过支部书记的梁海强说,开展好党支部活动是重要法宝,找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是关键。支部活动不能流于表面,要学理论,入人心,有实效,促业务,“支部建在连上”。  梁海强带领的支部,留下了很多“传统活动”。比如,每天中午,梁海强都要找员工一起午餐,倾听他们工作的难点,为他们指明方向。面对工程师的思想波动,他会主动与他们谈方向、谈思路、谈理想、谈未来。“书记午餐”默默地记录着他和员工无数次交谈的场景。  一岗双责,对于软件专家梁海强来说,他不仅仅是北汽软件开发工作的负责人,也是一个基层党组织的领头人。他要为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创造价值,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到每一个员工,为每一个员工创造机会和平台去充分锻炼自己。  在过去的10年中,梁海强所在支部获得了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工人先锋号”称号,他们掌握的整车电控技术已经走到国内前列,并步入国际水平阶段。面对未来,梁海强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和责任。“不断适应新的产业要求和新时代要求,进一步发挥软件价值,让车更懂用户”是他和整个软件团队朴实的目标。  这是过去的“非凡十年”中一个人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发展的故事,你在其中是不是看到了产业和时代的缩影呢?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