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泉州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启动“执法服务提升年”活动,其中公布了十条援企惠民、纾困解难的政策,有助于加快推动企业恢复活力、扩产增效,为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增强交通运输的先导性、服务性功能。
十条政策
01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筑牢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安全屏障,关心关爱货车司机,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要求和应急运输车辆“三不一优先”政策。
02
减少重复交叉检查。充分运用“交通运输局双随机抽查系统”,适当降低抽查比例,深化部门内部和跨部门联合检查,坚持“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03
落实包容审慎监管。推动不予处罚(含轻微免罚、首违免罚)、从轻处罚和减轻处罚“三张清单”落实落细,编制免予强制事项“第四张清单”,最大限度减少行政执法对生产经营的不利影响。
04
减免加处罚款(滞纳金)。对于因疫情管控无法及时缴纳罚款的违法当事人不予收取加处罚款(滞纳金);因受疫情影响停产停业停工、冲击生产生活的违法当事人可申请延期(分期)缴纳罚款,期间不予收取加处罚款(滞纳金)。
05
提高科技执法“智治”水平。加快建设公路科技治超全市“一张网”,提升案件线索追踪的时效性、精准性和灵活性,减少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避免执法扰民。
06
保障工程质量安全创优。对工程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技术指导,重点推广“四新”应用、精细化施工管理等内容,推动在建工程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
07
线上线下精准普法。通过线上各级媒体平台、线下“法律六进”(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壮大政策舆论宣传,深入推行“八五普法”,提供政策服务和法治保障。
08
开展执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制定实施“执法为民实践活动”年度计划,每月确定一天为“基层执法站所长接待日”,开门问需;送法进企业、上门送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政策法规障碍,推进执法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的无缝对接。
09
指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工作。在作出工程质量行政处罚决定时一并告之被处罚人信用修复的渠道、流程和基本条件,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错并及时修复信用,有效保障失信主体的合法权益,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10
推进窗口服务创新。深化“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改革,通过优化收缴方式、拓宽缴费渠道、提升办事顺畅度,让群众减事项、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