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作者 | 吕惠敏
在年报季,如何选择慷慨分红的公司成了投资者比较关心的话题之一。高股息虽然是“真金白银”分给投资者,但其中的陷阱也不少。笔者建议,投资者需要排除以下高股息的陷阱,才能考虑是否要进场。
陷阱一:高股息不等于高股息率。部分投资者将高股息和高股息率混为一谈,殊不知,二者并不能完全画上等号。高股息反映的是分红的绝对金额,而高股息率则是一个动态的指针,除了和每股分红相关之外,也和二级市场股价高低有关。一些每股分红较高的公司,如果再引入股价作为分母计算股息率之后,并不算高。典型的如贵州茅台,去年每股分红19.29元不可谓不高,但如果计入当时高达2000元的股价之后,股息率仅约1%。因此,对于高价股,投资者在关注每股分红绝对金额的同时,还要好好算一下实际的股息率究竟有多少。
陷阱二:难以持久的“透支性分红”。近年来部分上市公司推出每股1元以上,股息率超过10%的超高分红,但这类公司的股价走势长期不理想。这类分红,要么是变卖资产的一次性所得进行分配,要么是将历史上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吃光喝光”。还有一些是刚上市不久的新股,大股东的股份尚未解禁流通,只能通过高分红来实现部分退出。这种“透支性分红”只是短期打鸡血,对公司长期发展并无好处甚至还可能造成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如果是一边高分红,一边又狮子大开口进行再融资,投资者更需要警惕。
陷阱三:过去的高股息不代表未来。高股息代表的是上市公司回报投资者的能力,但在行业出现波动的时候,却不得不降低分红率来增加抗风险能力。比如鲁泰A,2015年到2019年连续五年都推出10派5元的分红方案,同时还不断回购B股注销来增加股东权益,但2020年因为疫情造成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分红随之大幅减少。因此,投资者在看到过往上市公司分红“诚意十足”的同时,也要及时关注公司基本面和行业大环境的变动,以做出及时的应变。
陷阱四:税收政策差异之下的“同股不同息”。根据目前国内的税收政策,红利税征收的比例和持股时间有关,少则5%多则20%,如果投资者冲着高股息而去进行短期投机,拿到的股息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另外,通过港股通南下参与港股的投资者也要注意,这种方式获得的分红需要缴纳20%的红利税,相当于到手的股息打了八折。因此,在计算股息率的时候,还需要将税收因素纳入,才能得到比较精准的数字。
陷阱五:赚了股息未必能赚到价差。即使股息率不低,分红也能持续,也并不意味着投资者账面就一定能增值。典型的高股息率代表如五大行、大秦铁路等,过去四五年虽然分红稳定,但股价走势也十分“稳定”,维持一个类似大箱体的波动,复权之后长期投资者也未必能占到便宜。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证券账户增值,这种高股息率的意义也十分有限。
陷阱六:利好出尽变利空。目前市场普遍将高股息率视为回报投资者的重要标志,也得到管理层的大力支持,因此推出高分红方案的公司容易出现一波拉升。但在分红金额固定的情况下,二级市场股价和股息率是成反比的,股价越涨股息率越低,涨越高反而降低了股息率的内在价值。也正因为如此,分红利好出来之后股价过度反应,反而会变成买入者的利空,增加中期被套的风险。
如果投资者能避开以上的六大陷阱,那么参与高股息率的品种胜算将大幅增加。事实上,持续的分红虽然有红利税和除权效应的影响,但长期来说对股价仍然是加分的,投资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以好价格买到好股票”。要实现这个目标,一是仔细甄别上市公司分红能力的持续性,以及有无明确稳定的分红政策。如果有符合类似特征的公司,在行业前景稳定的前提下,投资者应遵循“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的东方智慧,在无人问津时敢于买入,并在人声鼎沸时获利了结。二是将高股息率作为一种策略来看,锁定红利型基金进行长期参与,省却选股之麻烦。这方面,红利低波ETF、中证红利ETF、恒生高股息ETF等都是贯彻高股息策略的较好品种。
(本文已刊发于4月16日《红周刊》,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