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牛占林)讯,近日在接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第一副总裁吉塔·戈皮纳特(Gita Gopinath)警告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措施,更具体一点地说,冻结俄罗斯央行持有的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其他国家央行更不愿意持有大量的美元和欧元外汇储备。
几十年来,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一直以自由市场原则为基础。但现在,当一家独立的央行被冻结外汇储备时,西方国家公然违背了这一原则,其他央行也不得不考虑自己什么时候会成为下一个被制裁的对象,尽管这种可能性比较小。
最终,许多国家可能会重新考虑持有外汇储备的结构,因为严重依赖于美元是如此的不明智。
戈皮纳特告诉《外交政策》:“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国家重新考虑某些货币的储备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全球支付体系正在“日益分裂”。戈皮纳特指出,传统上被认为是世界储备货币的美元,不太可能面临“迫在眉睫的灭亡”。不过,根据乌克兰危机持续的时间,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实际上,俄罗斯已经伊朗和印度等国家开发新的支付体系,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本周表示,预计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卢比卢布兑换机制可能在下周出台,这将使印俄之间的贸易绕开美元。
俄债违约的前景
在谈到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的前景时,这位IMF高级官员表示,此事对全球经济的潜在影响将是有限的,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因为“从全球角度来看,我们看到的数字相对较小”。
戈皮纳特补充说,另一方面,对俄罗斯来说,违约将产生长期后果。她称:“当你违约时,重新进入市场并不容易,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
自2014年以来,俄罗斯央行逐步剥离了大部分美元资产储备,但美元、欧元和英镑仍占其储备量的50%以上,分布在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
另外,俄罗斯并不是唯一这么做的国家。拉美国家逐渐分散其外汇储备,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包括增加人民币等替代货币的比重。
当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是唯一一个强调这一趋势的机构。就在前几天, 高盛发布了一份报告。高盛认为,目前美元强劲表现不可持续,短期走势将取决于俄乌冲突变化及美联储紧缩政策的变化。中长期角度,俄乌危机引发的“去美元化”可能导致美元持续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