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编辑 潇湘)讯,美国劳工部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CPI数据同比涨幅达到7.0%,正式迈入“7时代”,而上一次美国物价涨幅达到如此高的水平,还要追踪到1982年的夏天。将近四十年的沧海桑田,无论是全球还是美国的经济政治格局面貌,均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那么,历史的案例又是否能够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启示呢?
在推特上,一条业内人士的推文勾起了不少年长者尘封数十年的回忆:
在上一次美国CPI处于“7时代”,眼下已经高达逾4700点的标普500指数还仅仅处于100点的三位数起步阶段;美联储的联邦基金利率高于10%;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位于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高位15%。当然,更能让人深感岁月变迁的是——当年的中国GDP体量还只有当前的约1.5%(按美元计算)。
不过事实上,在不少人看来,除了CPI同样处于“7时代”,眼下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处境,与40年前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40年前的经历
现如今,美国通胀率依然处于上升阶段,而1982年的那个夏天则正处于回落时期。
在1980年,美国CPI同比涨幅曾达到14.8%的峰值,当时的美国总统还是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79年爆发的伊朗革命推高了油价,当时美国的核心通胀率也达到了13.6%的恐怖高位。
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在1979年成为美联储主席后,就开始用紧缩的货币政策来试图抑制通胀。这一做法加上信贷控制,导致美国在1980年陷入了短暂的经济衰退。随后,当美联储在1981年将基准利率进一步上调至19%时,一场严重得多的衰退爆发了。到1982年夏天,通胀率和利率都开始急剧下降。
此后的故事人们如今都已经知道,美国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低个位数通胀时期。
在1982年8月,一名美联储官员曾兴奋地表示,“我们在降低通胀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显然,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沃尔克在当时还有许多其他棘手问题要处理:他的高利率政策导致墨西哥陷入违约,并引发了拉丁美洲的债务危机;那年秋天,美国的失业率也攀升至了二战后的最高点——10.8%。
在当时,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目标也与现在大不相同。1982年的时候,美联储仍以货币供应为目标,导致利率的波动往往无法预测。而时至今日,美联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货币供应量指标,随着美联储购买债券以压低长期利率,货币供应量在近年来急剧扩大,而联邦基金利率目前则依然接近于零。
更早前的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与1982年时相比,美国历史上更早前两次CPI达到7%的情况,对于今天的人们或许更有借鉴意义、
第一次是在1946年。当时二战的结束释放了被压抑的消费品需求,而价格管制也随着战事的落幕而取消,1947年美国通胀率曾达到近20%,之后一路回落。如今,美国消费模式也同样被扭曲,供应链被疫情所打乱。
1973年美国CPI也超过了7%,不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食品和能源价格飙升的推动(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并延续了1966年开始的物价上涨趋势。与今天一样,20世纪60年代那次物价上涨之前,美国也曾经历了长期的稳定低通胀和低失业率。
与现任美国总统拜登现在一样,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起初将通胀归咎于特定行业的微观因素。当时的美联储主席威廉·麦克切斯尼·马丁(William McChesney Martin)部分迫于约翰逊的压力,迟迟没有承认需求过于强劲,公众对通胀的预期脱离锚定方向。
对于现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言,当前面临的一个关键挑战,在于究竟如何界定眼下的通胀是更像1946年还是1966年时的情况?
就目前而言,他认为与上述两次经历都有一些相同之处。在周二的最新国会提名听证会上,他将通胀归因于“强劲的需求叠加供应制约”,并强调了通胀预期可能脱离锚定方向的风险。目前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最早可能在3月开始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