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实习生 张婉雪 11月最后一天,银保监会批复恒丰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11月,银行掀起一股“补血”热潮,截至30日,已有多家大行及城商行计划或完成发行永续债、二级资本债等各类债券,总计发行规模在2840亿元以上,创年内单月新高。除了上述提到的恒丰银行之外,还包括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等全国性银行,以及郑州银行和贵阳银行等城商行。
发行债券种类包括永续债、二级资本、金融债券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中国银行完成了2次发债,第一次在11月17日,中行发布公告披露其在12日至16日期间完成了规模为5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发行。第二次在11月25日至11月29日期间完成了总计200亿元的减计型无固定期限债券。
今年10月银保监会出台《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总损失吸收能力管理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附加监管规定(施行)》,对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更高的资本要求,包括“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杠杆比率自2021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自2028年1月1日起不得低于6.75%”、“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基础上,还应满足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等。附加监管要求提出,系统重要性银行分为5组,从第一到第五组分别适用于0.25%、0.5%、0.75%、1%和1.5%的附加资本要求。19家银行被列入名单,平安银行在第一组;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在第三组;工农中建国有大行在第四组。业内有意见认为,系统重要性银行集中发债目前更多还是受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也与新出台的资本要求有一定关系。
公开数据显示,上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行较为明显,中国银行半年报披露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0%,较2020年末下降约0.48%;截至今年6月末,工银、建行、农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0%、13.23%、10.85%,较2020年年末下降0.28%、0.39%、0.19%。普华永道数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末部份城商行加权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36%,逼近监管红线。由这些数据可见今年大小银行均面临着补充资本的需要。业内人士表示,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券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但发债也是为未来做准备。
从发债主体来看,11月国有大行、股份行发债节奏较为紧凑,工商银行27日发布公告,其在11月26日已完成了共计3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工行补充,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
建设银行在11月11日发布公告,其在9日已完成了规模总计4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发行。农业银行在11月17日发布公告披露,其在16日完成了规模总计为400亿元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以及包括上文提及的中国银行本月内两次的发债。
以上国有大行主要发行的债券种类为永续债、二级资本,融资规模较大。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中国银行计划近两年融资不超过共计2000亿元,其中永续债不超过1000亿元,二级资本不超过1000亿元。工商银行计划融资不超过1000亿元。
股份行则有数家发行金融债券,华夏银行11月12日发布公告,其在10日完成发行总计规模为400亿元的金融债券,华夏银行表示,所募集的资金将用于满足资产负债配置需要,优化负债期限结构。民生银行16日发布公告,其于12日完成了规模为300亿元的金融债券发行。贵阳银行所发行的金融债券规模小很多,9日该行发布公告,其在8日完成了规模为40亿元的专项金融债券,贵阳银行表示,所募集的资金用于发放小微型企业贷款。
更多股份行和城商行集中发行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平安银行12日发布公告,其已完成总额为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发行,郑州银行于16日完成发行100亿元的永续债,浙商银行于27日完成发行250亿元的永续债,兴业银行于26日完成发行45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券。
除了已经完成债券发行的银行,还有多家银行已发布公告获准发债。招商银行26日发布公告,其计划发行不超过430亿元的永续债。
今年前三季度共有37家银行发行43只永续债,同比增长43.33%,当中大多是中小银行,但中小银行单笔发债规模较小,A股银行前三季度发债规模共计为2200亿元。而11月多家A股银行集中发债,本月内发债规模超过了前三季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银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和自身发展的压力下,永续债作为外生性资本补充方式将会越来越受重视,未来发行永续债的需求或仍然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