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早产和早产儿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国家早产儿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我国早产发生率由1998年的5.87%已上升至10%左右,是围产科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例早产儿,早产儿的比例为5%~18%。早产的预防和诊疗超出了单一学科的范畴,亟需依托多学科、全链式的防治体系,开展针对性的、贯穿全周期的临床干预和诊疗。
母亲节前夕,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早产中心在奉贤院区正式挂牌成立。国妇婴自1952年建院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动妇幼健康事业的发展和创新。此次早产中心的成立,将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医院在妇幼保健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优势资源,围绕早产预防、救治和健康促进,持续提升、完善医院早产儿围产期一体化诊治体系架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聚焦早产母亲及早产儿此类高危人群,从发育源性角度,通过跨专业融合、跨学科协作,将‘早产母亲-胎儿-新生儿’作为整体进行临床干预和诊治,是当围产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国妇婴党委书记、新生儿科专家刘志伟表示,从孕前指导、孕期干预、产后康复,到早产儿的出生救护和早期生长发育,国妇婴建立了全周期的完整学科链和学科群,强化并规范了涵盖产前-产时-产后多时点的早产母胎诊治方案,持续提升早产/早产儿综合救治水平,在提高早产儿生存率、改善母体和婴幼儿近远期预后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当天的活动中,国妇婴围绕早产儿围产期一体化诊治体系的相关内容,安排了围产科、新生儿科、儿保康复科、妇科盆底科、营养科、护理部等科室,开展科普讲座、义诊、公益筛查、婴幼儿照护体验等活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志愿者团队也为前来参与活动的孕产妇及宝宝们送上了一场特别的音乐演奏。
“我在这里实现了成为一名‘母亲’的梦想,从徐汇院区到奉贤院区,4年多的时间里,总是会有一双双手推动我、激励我。也正因为这样,今天我和宝宝想再回来看看,再回来向帮助过我的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活动现场,怀抱婴儿的邱女士和身旁的孕产妇低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2018年,邱女士和丈夫来到国妇婴准备行孕前检查,却意外被诊断出罹患早期宫颈癌。突如其来的打击,让邱女士夫妇一时间手足无措。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先后行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冷刀锥切及辅助生殖助孕,并成功妊娠。2023年年初,孕29周时的邱女士出现了临产征兆,在医院围产科、新生儿科、妇瘤科、麻醉科等多科室的协同配合下,早产诞出一名体重1200g的宝宝。
“在4年的求医过程中,有好多次我和丈夫已经放弃了希望,是这里的医生和护士,让我能够一次次克服恐惧和焦虑,坚持了下来!”邱女士说。当天,十余个有着和邱女士类似经历的早产儿家庭参与活动,国妇婴也为她们准备了免费的健康体检和筛查,并根据每个家庭的情况,对早产儿的后续家庭照护和生长发育提供了专业诊疗建议。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国妇婴就积极探索实践“早产儿围产期一体化诊治模式”,发挥多学科合作优势,采取了肺、脑保护策略,积极营养支持,以及以家庭为中心的发育支持性照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去年年底,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早产儿围产期一体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也在国妇婴成立。作为该专委会的首任主任委员,刘志伟表示,随着健康素养的提升,以及医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诊治的内涵不断扩展,妇幼健康的外延持续延伸。“针对类似早产等疾病的治疗,我们不再局限于单一病程的临床干预,而是希望从源头入手,关注人群全周期的疾病影响因素和发展轨迹,并在各个阶段采取针对性的临床介入和措施。”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近年来国家孕产期/新生儿/更年期保健特色专科、上海市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上海市出生缺陷预防保健中心、上海市产前诊断技术质量控制中心等先后落地国妇婴,为医院全周期学科链和学科群建设打下夯实基础。
新民晚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