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次两会上,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背景下如何鼓励生育,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案呼吁“重视一孩”,着重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提高一孩家庭生育的获得感和再生育意愿。让人特别有认同感。
这其实也是很多网友共同的观点。此前,陆续有代表委员建议:为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发放教育专项补贴,为第三孩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阶段的免费教育……网友们却并不乐观:认为“建议非常好,但觉得不太可能”“这个建议最大的问题是,现在有人连一孩也不愿生”。
大家都感受得到,随着时代变迁,价值多元,当代青年人的婚姻观、生育观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他们更加重视个人的幸福感和自由度,不再认为人生一定要生育才完整。只有更好满足青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他们才会在此基础上有生育意愿。这一点在大城市表现得尤为明显。
怎样改善家庭初次生育养育的过程体验?上海在这方面有一项探索值得点赞——社区“宝宝屋”建设。这是针对1-3岁婴幼儿提供的普惠托育服务,而且“嵌入”在社区、园区里,为年轻的父母们解决后顾之忧。
这一做法,去年率先在上海静安区江宁路街道试点,首批建成了3家社区“宝宝屋”,每年向社区居民免费提供12次托管服务。此后陆续向全市复制推广。成为上海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的重要内容。
就在这次两会期间,今天静安区又启动了社区“宝宝屋”2.0版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托育服务,并成立“1-3岁婴幼儿教养方式联盟”,培训更多从业人员。而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上海全市社区“宝宝屋”的覆盖率将达到85%,中心城区覆盖率达到100%。
这种探索与实践,才是真正提高生育率的实招。当然,除了托育需求之外,青年人还会碰到很多生育与生活、生育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比如求职的阻力,上升的通道,加班的问题,住房的压力等等,都会让青年人的生育意愿下降。
所以鼓励生育不是简单的经济刺激,必须关注青年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打造更加“生育友好”的城市,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化解年轻人的生育恐慌。
新民晚报记者 潘高峰 制作 陈炅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