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门”余波未了,韩国再出手处罚多家欧洲车企
中国汽车报网| 2023-02-10 11:38:40

因韩国主管机构的一纸处罚,汽车排放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2月9日,韩国反垄断监管机构公平贸易委员会(FTC)表示,因4家知名德国汽车制造商合谋利用软件限制柴油车尾气清洁技术使用,韩国公平贸易委员决定对其中3家车企处以合计约3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的罚款。

韩国处罚欧洲车企


(相关资料图)

当日,韩国公平贸易委员会在声明中称,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和大众公司利用软件,限制柴油车尾气清洁过程中用作催化剂的尿素液的消耗量,可能导致温室气体一氧化氮排放量超标。

“这4家企业的行为构成以限制竞争为目的的合谋,阻碍采用更先进一氧化氮还原技术的新柴油车型研发。”韩国公平贸易委员表示,这样的结果导致本地消费者选择先进环保车型的机会受限。因此,韩国公平贸易委员决定对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处以金额不等的罚款。大众因相关车型未在韩国销售而未受到罚款。

早在2015年,德国汽车业就曝出“排放门”。相关车企陆续被查实,曾借助软件调整柴油发动机运行状态,使氮氧化物排放在尾气检测状态下达标,以掩盖发动机正常行驶状态时排放量大幅超标的真相。

2015年9月18日,美国环境保护署指控大众汽车所售部分柴油车安装了专门应对尾气排放检测的软件,可以识别汽车是否处于被检测状态,继而在车检时秘密启动,从而使汽车能够在车检时以“高环保标准”过关,而在平时行驶时,这些汽车却大量排放污染物,最高实际排放可达美国法定标准的40倍。违规排放涉及的车型包括2008年之后销售的捷达、甲壳虫、高尔夫、奥迪A3,以及2014至2015款帕萨特等。根据美国《清洁空气法》,每辆违规排放的汽车可能会被处以最高3.7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5万元)的罚款,总额可高达1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22亿元)。

2018年6月13日,针对大众汽车引发的“尾气门”事件,德国布伦瑞克检方对大众公司作出了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3亿元)的罚款令,大众汽车集团当天表示认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020年4月6日,英国高等法院裁定,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利用“作弊软件”让柴油车尾气排放“符合”欧洲联盟排放标准的行为违法。

2021年,欧盟委员会认定大众和宝马串通限制柴油车排放清洁技术的使用,对两家企业处以总计8.7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63.7亿元)罚款。

2022年2月,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对梅赛德斯-奔驰及其韩国子公司处以20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09亿元)的罚款,理由是其柴油车尾气排放涉及虚假宣传。

当事企业并不认可

“我们不同意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的说法,即所谓的串通导致了‘柴油门’。”对于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的罚款通知,奔驰韩国公司当日作出反驳。奔驰韩国公司相关人士表示,“由于类似的原因(与其他两家公司串通),此案已提交给欧盟委员会。通过自愿上报,我们已经被免除罚款。”但是,该人士拒绝回应奔驰是否已经从共谋指控中洗脱罪名。该公司强调,其没有与竞争对手分享任何有关汽车价格或产量的信息。

宝马韩国和大众韩国公司目前尚未对此事置评。

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方面称,据调查,此次涉事的三家德系汽车制造商为了满足韩国的环保规定,安装的软件只能最低限度地减少氮氧化物排放。2006年6月,三家汽车制造商在德国斯图加特举行会议,决定采用“双模式选择性减少催化剂(SCR)”软件系统,因为该软件可以减少尾气处理液的喷洒量。据称,这项非公开协议是为了应对欧盟和其他国家加强氮氧化物排放监管而采取的对策。而且,根据当时的这项非公开协议,三家车企中的任何一家公司不能使用单模系统生产更环保的汽车。而事实上,单模SCR系统比双模系统能减少更多的氮氧化物排放。韩国方面称,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最初建议奔驰、宝马和大众使用单模系统,但遭到了三家车企的拒绝。

据公告数据,奔驰韩国公司须支付20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的罚款,宝马和奥迪分别须支付156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380万元)和6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223万元)的罚款。

环保法规日益趋严

近年来,各国对于环保法规正日益趋严,汽车排放成为关注的重点。

2015年9月,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在同一天发表声明,此次“排放门”与中国市场无关,从而稳定了市场。

此次,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方面表示,这些公司在开发选择性催化还(SCR)技术过程中,采用减少其柴油车尿素溶液消耗的软件。根据韩国环保法规,柴油汽车必须配备SCR装置,以减少柴油发动机排出的氮氧化物。韩国公平交易委员会表示,氮氧化物是一种有毒气体,可能导致呼吸道和肺部疾病。这几家汽车制造商使其汽车在不添加尿素溶液的情况下行驶,会导致氮氧化物(NOx)过量排放。

“尽管目前双方有不一致的意见,但不管此事的进展如何,环保都应该引起汽车制造商的高度重视。”招商证券分析师杨永年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谈到,按照相关国家的法规标准设置环保措施,是车企防患于未然,杜绝类似纠纷,拓展市场的根本。

2015年以来,“排放门”在多国引发关注。德国环保组织(DUH)就发出倡议,禁止排放超标污染环境的汽车上路行驶,并希望德国各个城市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严格禁止这类车辆上路。

“如今,无论欧美还是中日韩,都在‘双碳’目标指引下,逐步强化包括汽车排放在内的各项环保措施,遵守环保法规,向节能低碳环保发展正在成为汽车产业的大趋势。”华泰证券分析师凌岳斌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这也是近年来各大车企开始向新能源转型的重要驱动力。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