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诺与福特先后传出有意分离内燃机业务和电动汽车业务的风声,引起业内关注。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卢卡·德·梅奥对外透露,可能会将电动汽车业务和内燃机业务拆分为两个“独立的实体”。据彭博社报道,福特汽车管理层也有类似考量,寻求拆分电动汽车业务的多种方案,不过最新的消息是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已否认拆分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从探讨到最后落地,自然还需要一个过程,但类似的做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至少在电动汽车领域发力较早的中国,将新能源汽车业务拆分成独立公司已成为不少主机厂的选择,例如北汽新能源、长安新能源、广汽埃安等都是独立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其中,北汽新能源成立于2009年,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的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由北汽集团发起并控股。
当然,还有不少企业选择在同一品牌下,同时运营传统汽车业务和新能源汽车业务。一方面是因为当前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还比较困难,需要传统汽车业务“输血”;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也要借助传统汽车多年来积累下的品牌和声誉进行推广,例如福特野马Mach-E、福特F-150闪电、通用电动悍马等重磅车型的背后,都有内燃机版本车型做背书,也因此更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
笔者认为,新能源汽车业务独立运营的前提是,相关业务规模要达到一定程度,且母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有足够的实力支持其独立。这一点,无论是主机厂还是零部件供应商都一样。例如,LG化学于2020年9月首次确认剥离电池业务,背景是其电池部门业绩增长迅猛,且在2020年二季度电池部门首次扭亏为盈,有了自力更生的底气。雷诺也是如此。此前以戈恩事件为引线,雷诺与合作伙伴日产长期积累的矛盾全面爆发,陷入经营困境,再加上疫情影响,雷诺在2020年出现了高达80亿欧元的亏损,经过大规模重组,雷诺终于在2021年扭亏为盈,业绩超出预期。正是在2021年财报发布会上,志得意满的梅奥放出了内燃机及电动汽车业务分离的风声。
至于推动企业拆分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的动力,其中之一莫过于资本市场的偏好。此次传闻对象之一的福特,在拆分电动汽车业务方面也受到了华尔街投资者的压力。前两年华尔街的股东们也曾施压通用汽车,让其拆分旗下电动汽车业务单独上市。与传统车企相比,电动汽车厂商更容易获得资本青睐,例如Rivian在零交付的情况下市值已经超过福特,电动汽车的标杆企业特斯拉更是遥遥领先于一众传统车企。这自然也会令传统企业心有不甘,在可能的情况下开始尝试将新能源汽车业务拆分出去,释放其价值,顺利的话还能获得大笔融资。
不过,“大象转身”从来不易。以福特为例,其需要综合平衡与家族股东、管理层、工人、经销商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并协调各方矛盾,使集团转型产生向心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决非易事。正如吉姆·法利所说,由于缺乏“重组人才”、产品盈利能力不足,且“公司员工太多、投资太多、业务太复杂,在资产转型方面缺乏专业知识”,福特汽车尚无拆分电动汽车业务的计划。
事实上,即使新能源汽车业务成功独立甚至上市也不意味着万事大吉,上市的新能源车企业绩萎靡不振的已有先例。更何况,新能源汽车在生产制造、企业运营、客户培育等方面与传统汽车有很大差异,其独立所涉及到的并不只是组织架构的调整,更是思维方式、生产方式、营销方式的转变。如果仅仅是在形式上成立专门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而企业理念及管理制度依然固化,那也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反倒会增加企业成本。
随着传统主流车企纷纷加速转型,相关资源会越来越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倾斜,而新能源汽车业务所占比重也会逐步攀升。今后,或许会有更多企业推动自身新能源汽车业务板块独立,但其发展好坏或能走多远,终究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以及能否在变革的浪潮中及时革新思维,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