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1月3日电(记者 王朋)春节前,是中药材销售旺季。药农张迈家里的10亩黄芪和黄芩卖了4万元,还有1吨多党参待售,目前每公斤60元。“年收入肯定超10万元了。”算起收成,张迈喜上眉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8岁的张迈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福星镇裴家湾村村民,6年前,在外务工的他返乡种起了中药材。张迈说,近几年,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村里外出务工人员有三成和他一样,返乡种起了中药材。
张迈在晾晒党参 受访者供图
特别是去年,村里发生了两个新变化,村民种植中药材的干劲更足了。
一个是新技术推广,示范效果好。张迈说,陇西县在裴家湾村周边建成了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试验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新技术。与传统种植经验不同,这项技术在土壤深翻、种植密度设定、肥料配比、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从种植到收获都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
这是陇西县福星镇万亩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基地 陇西县委宣传部供图
张迈去年将家里的5亩黄芪纳入试点。经过一年试验,他没想到,过去黄芪根腐死苗情况明显改善,产量较往年也提升了10%左右。“在专家指导下,村民施肥和打药更加科学。”张迈说,最重要的是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品质。
另一个是机械化采收大幅提升了劳动效率。过去,挖药是不折不扣的体力活,一天下来,一家几口连一亩都挖不完,还累得两手打颤。“家里的18亩中药材需要雇3个工人,耗时一个多月才能挖完。”张迈说,机械化采收,不到一周就完成了。
并且,农机社会化服务配套越来越完善。“合作社为药农提供中药材机械化采收服务,一亩租金280元左右。”张迈说,现在雇一个工人一天也要100多元,机械化采收省事,生产成本也降低了。
机械化采收中药材 陇西县委宣传部供图
“合作社有各类农用机械54台(套),配套农机具40台(套)。”陇西县服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田育鑫说,机械化作业覆盖深耕、深松、种植、施肥、收获等多个环节。
陇西县有“千年药乡”和“西北药都”之称。记者从陇西县农业部门获悉,近年来,当地通过开展标准化种植试验、机械化推广、种子种苗繁育等工作,为中药材产业提质升级。2022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45万亩,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32.2万亩,中药材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以上。
标准化种植和机械化采收提升了当地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信心,也拓宽了百姓的增收渠道。“现在建设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家门口就有打不完的工。”张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