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志愿者,谢谢你们!”,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冬奥会闭幕式上向志愿者们发出了感谢。据了解,北京教育系统约有2.33万人投身本届北京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中约2.25万人来源于北京高校。而对于本届冬奥会,志愿者们也感触颇深。他们如何让世界感受到北京的热情?又如何平衡好学业和服务工作?除了赛场上拼搏的奥运健儿,志愿者们的冬奥之旅同样值得关注。
设计“4321”机制服务观众
来自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四学生张健,在本届冬奥会中主要服务于首体馆赛事的观众客流管理。在采访中,他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自己的日常工作。“我主要做一些引导观众和维持秩序的工作,基本就是在观众从检票完成到进入看台的过程,为他们指明一些标的。”
据了解,张健和他的同学们从1月4日起开始进入学校的小闭环,1月19日进入驻地。“从1月4日开始,我们每天都会抽出一些时间来进行培训,既有线上课程也有线下课程,有老师给我们讲述一些礼仪、英语等方面的内容。”张健表示,从1月25日开始,他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大约七、八轮的演练。
而为让志愿服务更加熟练有序,在领队苑泉老师的带领下,张健和同学们主动设计流线,落点定位,一起讨论出了“4321”的服务机制。即客流管理分为4组分别对应首都体育馆的四个服务模块;将赛事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开场期、比赛期和退场期;在竞赛期分为2组轮流休息,保证关键点位有志愿者站岗服务;为了1个核心“保障志愿者以最优状态,为观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我现在大四,今年是我在北建大的最后一年。”张健表示,参与冬奥会服务给他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向北京商报记者分享了他在冬奥之旅的重要瞬间。“第一个瞬间就是2月5日晚上,见证中国夺得首金的时刻。”张健说,“当时的看台和走廊都是沸腾的,这样的场景让我终生难忘。”
学业、志愿服务两手抓
像张健一样的冬奥志愿者,是首都高校参与各项冬奥服务保障的一个缩影。据相关数据显示,本届冬奥会期间,北京教育系统约有2.33万人投身北京冬奥会的服务保障工作,其中约有2.25万人来源于北京高校。
来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的王钰凯,在本届冬奥会正式开幕前,就曾在2021年10月的测试赛中担任志愿服务工作。从测试赛到正式冬奥会期间,他一直是权益保护领域志愿者的一员。主要工作为在巡视过程中识别是否存在商标违反赛事权益保护规定的现象,并联系负责领域进行协调沟通。
在王钰凯报名测试赛志愿者之初,正上大三的他面临着较重的课业压力,为了能平衡好服务工作和学业,王钰凯基本都是带着书包去服务场馆,工作之余就在权益保护岗位的办公区域内学习,听课程回放。作为一名法学生的他,也能将在权益保护岗位的志愿服务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兼顾学业和服务工作,多所高校都出台了专门的帮扶措施。以中央财经大学为例,中财大面向冬奥会学生志愿者,实行线上授课,通过直播课程、录播课程、线上答疑等方式,保证正常教学秩序;针对有补考需求的志愿者,配合教务处、研究生院对补考时间进行调整;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志愿者,根据学院实际情况,调整毕业论文答辩、毕业实习等安排。
站好闭幕最后一班岗
根据冬奥会赛程安排,部分志愿者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后就将结束自己的冬奥之旅。在2月20日的闭幕式上,志愿者们以最饱满的热情站好最后一班岗。
具体来看,在闭幕式筹备期间,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戏曲学院等高校志愿者完成了一系列踏勘和演练工作;在闭幕式运动员入场环节,来自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标兵志愿者在场地中央起舞,将祝福送给所有奥运健儿。其中,作为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主责高校,清华大学共有670名师生服务闭幕式,承担标兵、领队、现场服务、集结疏散服务等多项任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03名学生则承担起冬奥会闭幕式执旗手任务,参加闭幕式致辞、奥运圣火熄灭和“尾声”环节表演。首都体育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完成了执旗手引领、观众互动等任务。
在鸟巢之外,来自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高校的志愿者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负责全体入场观众的流线引导、交通疏导等工作。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服务了开幕式上万名观众的入退场和60余场赛事、颁奖仪式的观众入退场。(记者程铭劼赵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