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周刊 特约 | 林存
最近,医药股频频发力,3月23日当天,CRO板块领涨两市,以超过4%的涨幅居同花顺涨幅榜首。事实上,在本轮大盘行情好转时,医药股的反弹最快,这就是“纠偏”的力量。回顾过去一年,医药股“垫底”沪深市场核心指数,中证医疗以26.16%的跌幅排在跌幅榜首位。对于当下的医药股投资而言,信心比黄金更贵重!
众所周知,医药医疗行业是长青树,即使在过往20到30年的时间里,这一领域可谓牛股辈出,且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收益率。那么,医药股到底发生了什么,以至于市场如此悲观?当下投资医药股,最重要的“姿态”又该当如何?
估值触底 ROE创新高
以Wind沪深市场核心指数为统计指标,过去一年,中证医疗指数大跌26.16%,在这31个核心指数中排名倒数第1。而中证100、上证50、沪深300市场核心指数则紧随其后(表1)。
但与此同时,中证医疗指数的估值处于近10年的最低位置附近(图1),当前PE估值为31.69倍,中位数为60.07倍,机会值则出现在43.17倍。如果仅从估值角度考虑,从指数上看,医药股已经到了配置的良机。
更重要的是,中证医疗指数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创下了近10年新高(图2)。当前值达到23.55%。
个股方面,则更加夸张。统计最高峰时,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的5只医药蓝筹股,可以发现,它们最近一年经历了惊人的回撤,以近一年自最高位的最大跌幅统计,药明生物、长春高新均跌超70%,爱尔眼科、恒瑞医药跌幅超过60%,可谓名副其实的“脚踝斩”。
集采的“囚徒困境”是“罪魁祸首”
大量药企国际化出海逻辑受到动摇
医药股之所以发生如此极端情况,与其面临的内忧外患不无关系。先来谈谈内忧。首先,医药集采的不断扩大需要对此“负责”。以前,集采主要涉及的是仿制药,是用量大且竞争多的品种,所以又叫带量采购。这个时候,虽然对相应的细分行业有冲击,但是因为医药的门类很多,机构投资人有足够的选择进行规避,并照样挖掘出很多没有政策压制,没有集采预期的成长赛道,所以自2018年集采开始以来,又因为疫情的爆发,医药股反倒大涨了两年。
但2021年以后,集采不断扩面,不仅大部分药品都涉及,更发展到器械、生物制品,甚至医疗服务领域。而每次集采下来,各种“囚徒困境”和“灵魂砍价”就不绝于耳。这使得市场对医药政策的边界发生了深深的恐惧,似乎医药股就没有安全的。公募医药投资的配置比例,从高点的15%以上,锐降到5%以下,几乎是夺路而逃。
其次,医药创新热情下降。此前投资医药,大家张嘴闭嘴就谈医药创新,各种靶点、路径,以及各种器械,大家都醉心于此。同时,一级市场相关医疗项目获得非常多的追捧,融资局面火热,这也不断带动了医药的估值。
但是,一方面参与者过多;另一方面,国家对创新的把关和审查也更严格。以至于创新药也成了“内卷”的行业,比如PD-1,就有十几家参与竞争,结果搞得最后的医保支付价格大幅腰斩。所以,国内医保支付及创新环境的剧烈变化,严重影响了医药的发展和估值水平。
再来谈谈医药的外患。本来当国内市场行情不佳的时候,药企会一致走出去,向国际化进军。
但医药创新本身就是个风险非常高的事情,一方面是研发不易;另一方面,当想通过国际的认证,特别是美国的FDA,就更难了。先不说有没有故意为难中国药企,但FDA要求从严,要求要比美国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和方案更优,才给予支持放行。从这个标准上来说,能通过可谓凤毛麟角,大量药企的国际化出海逻辑遭到动摇。
其次,在医药研发服务代工产业链上,就是俗称的CXO,本来我们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也不需要过多的技术认证,相比全球我们都有巨大的产业优势。所以,过去几年里,CXO产业发展几乎是高歌猛进,也涌现出药明集团、凯莱英、康龙化成、博腾股份、泰格医药等非常突出的成长性企业,它们的订单几乎满满的要排几年。
可是,它们又有一个潜在的致命弱点,那就是过分依赖国际订单,特别是美国。虽然某些头部药企一度都是5千亿市值以上的巨型公司,但其实,海外订单占了四分之三,美国药企的订单几乎占了一半。
本来,咱们认真地做全球化的分工生意,安心的挣个辛苦钱,也不威胁谁的垄断地位。但是偏偏遭遇各种吓唬。
几乎每一次吓唬,都只是动动嘴,都不用采取什么真正的制裁,就可以把相关的企业的股票吓得一泻千里。比如,观察名单UVL,说某头部药企采购的部分美国零件,暂时无法跟踪用途去向,需要列入观察。结果市场都以为是“黑名单”,股价几分钟跌30%,半个月跌50%,而成长业绩却好得不能再好。
如此这般折腾,家里找不到边界,外头找不到锚,原本的“香饽饽”眨眼间成了无娘的娃,医药暴跌了几万亿,就是这么整出来的。
创新无法忽视“专精特新”
医药纠偏的力量已经出现
那么,医药的前景到底怎样呢?经过这一番折腾,其大逻辑是否又发生了改变?首先,我们需要看中国的发展前景。虽然我们总是遭遇各种威胁、吓唬,但如今的中国,体量巨大,产业链完善,市场无限。这不是谁都可以欺负的。
其次,则要看中国实实在在的发展国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正在不断加深,老百姓追求健康长寿,是势不可挡的巨大需求。虽然集采遏制不少药企的短期利润,但并不是要医药行业衰败,而是优胜劣汰。十四五规划里,医药工业的规划发展,仍然是8%以上的中高速,这就说明,困难只是暂时,只是行业波动,只是厚积薄发。
再次,还是要看创新。很多人觉得我们做创新药太难了,话语权也不在中国手里。但是,需要提醒一下的,创新不只是局限部分大病的药物,还包括各种医药领域的专精特新。比如,新冠的疫苗、新冠的特效药物、检验试剂,各种医疗器械等等。这些都是临床急需的,有巨大市场的产品。哪一个又不值得我们期待和开发呢?
最后,笔者想说强调的是,医药投资,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当前,医药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十年来的最低。因此,我们看到本周当大盘行情出现反弹的时候,医药股反弹得最快,其实这就是“纠偏”的力量。
尤其现在是年报密集期,很多优秀的公司,还一起发布了1~2月的经营数据,大量医药企业成长非常靓丽,换算动态PE/G,很多都不到1,甚至只有0.5,这是几乎从来没有见过的,简直是遍地黄金!
出现这样奇葩的情景,无非是我们刚才说到的因素,但说到底,是信心!我们要把舆情也管理好,再不能对医药企业过度打压,甚至搞得像对立一样。正如国家高层所述,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慎重出台收缩性政策,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
冬天已经过去了,春暖花开就在眼前了。
(作者系森瑞投资董事长。本文已刊发于3月19日《红周刊》,文中数据统计截止至3月18日。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红周刊》立场,提及个股仅为举例分析,不做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