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消息引爆市场,中概股逻辑已变?
证券之星| 2022-03-23 11:24:33

3月22日阿里巴巴的大手笔回购极大刺激了港股市场,多只恒生科技成分股出现大涨。在昨夜的美股市场上,中概股同样出现大涨。

那么在经历了极致杀跌后,中概股的逻辑是否已经发生改变了呢?

阿里巴巴大手笔回购

3月22日周二港股市场,阿里巴巴港股高开高走,股价大涨11.2%,领涨蓝筹,报收110.2港元。

22日早间,阿里巴巴发布公告,董事会对公司未来持续增长充满信心,并已授权将股份回购计划总额从150亿美元上调至250亿美元;此次股份回购计划有效期为两年,将持续至2024年3月底。

250亿的回购规模不仅占阿里巴巴当前2800亿美元市值的近9%,而且还创下了中概股回购规模的纪录。

阿里巴巴壕气回购,不但惠及自身股价,还带动了整个恒生科技成分股的上涨。港股全天交易中,科技股走势强势,恒生科技指数涨收盘5.37%。京东、美团、小米、哔哩哔哩等涨幅均在5%以上。

此外,阿里巴巴的大手笔也刺激了在美股市场上的中概股。

当地时间3月22日,美股市场上热门中概股几乎全体走高,爱奇艺涨24.40%,哔哩哔哩涨20.03%,拼多多涨18.85%,阿里巴巴涨11.00%,腾讯音乐涨9.68%,蔚来涨7.45%,小鹏汽车涨6.19%,百度涨5.39%,京东涨5.35%,理想汽车涨3.80%。

中概股逻辑已变?

而除了阿里巴巴的回购外,近期有多家中概股公布了回购计划。

小米集团22日晚公告,董事会正式决议行使股份购回授权,以不定期按最高总额100亿港元于公开市场购回股份。

腾讯音乐3月21日公布业绩时介绍,公司于2021年3月公布的1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已完成过半,该计划的剩余部分也将在2022年推进完成。

陆金所控股在今年3月10日财报发布时表示,将新增5亿美元进行股份回购。此前,陆金所控股前后两次宣布回购共计10亿美元,截至2021年年末,已完成回购超8.6亿美元。

2022年3月3日,哔哩哔哩宣布董事会已批准股份回购计划,将在未来24个月内回购至多5亿美元美国存托股。

那么伴随着极致杀跌的结束和未来各大公司的大手笔回购,中概股的逻辑是否已经发生改变了呢?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因为经济环境变化、平台监管等因素,已经基本告别了野蛮生长的扩张阶段。

这些公司接下来,就可能逐步切换到控制费用释放经营利润的发展阶段,加上阿里、腾讯、京东、美团等这样的公司本身的市场地位,当前的股价下,其估值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并且市场此前对中概公司的担忧主要是政策的风险,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治理已经有些日子了,该处罚的已经处罚了,该规范的也已经规范的差不多了,我们的政策绝不是要把中国的优秀互联网公司置之死地,对此芒格有清晰的认识,他也说,中国政府一定希望国内有一批这样伟大的企业,会照顾好自己的企业。作为国内的投资者,我们就更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了。

众所周知,芒格抄底了阿里巴巴,根据查理·芒格以往的投资风格来看,其连续逆势抄底阿里巴巴的决心较大,显然不是为了短期炒差价,或许是在下注阿里巴巴未来的长期发展。

就在前不久,芒格回应了阿里巴巴的这笔操作,其表示,阿里巴巴的回撤风险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巨大,对在中国和阿里上的投资感到舒适,阿里非常有竞争力。

芒格进一步强调,中国是个投资的好地方,因为他们可以用不错的价钱参股想要投资的公司。

A股回购为何效果一般

说完了港股和美股,我们再来说说A股。

其实在A股也有很多公司进行过大手笔的回购,但从效果来看往往不是很明显,如3月10日,美的集团就抛出了一份最高50亿元的回购计划。令人意外的是,这份回购计划并没有刺激股价,截止周二,美的集团的股价比3月10日还低5%左右。

要知道,这是美的集团第七次宣布回购,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美的集团累计回购金额达13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但这一年美的集团的股价却下跌了25%,让人唏嘘不已。

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中的症结主要还在于是A股和港股回购的不同,港股的股票回购后要么注销,要么作为员工激励,而且有时间限制,上市公司不能自己再去卖。公司买回自己发行在外的股票,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再次处置给他人,就必须注销。

例如此次阿里的回购基本意味着是连带注销,当前阿里的市值是2800亿,也就是说这个回购力度两年下来达到了8.9%,平均下来每年的股息率接近4.5%了,而且还没有红利税消耗,其实这也是当前中概股隐含的一个利好逻辑。

而大多数A股公司回购的目的是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进行股权激励,即实控人或大股东从二级市场买入股份奖励给员工或者卖给员工,这些股份最终还是要回到二级市场流通,只有极少数因为员工辞职无法授予而被注销。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