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 | 小样走红,消费者权益不能“黄”
新民晚报| 2022-03-22 18:29:59

“便宜、试错成本低、携带方便。”因为性价比高,化妆品小样“圈粉”了相当多的年轻消费者。据媒体报道,小样规格虽小,“小样经济”的规模却不小。小样已从仅供消费者们试用的样品、赠品,转而成为了化妆品市场上真正的商品。不过,在小样销售中,也出现了货源模糊、价格参差、真伪难鉴等问题。

现在所说的“小样”,以前往往称为“试用装”,一般是商家在推广时赠送,或是在消费者购买正装后附赠。对消费者来说,正装的价格相对较高、容量较多,一旦买错了,难免心疼钱包,东西浪费了也可惜。在性价比上“胜出”的小样,因此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并让商家看到了商机。除了代购之外,一些新兴美妆集合店以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的小样吸引消费者,有的电商平台还推出专门销售渠道。

然而,本是“非卖品”的小样,摇身一变成为贴上价格标签的商品,自然就产生了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比如,市面上售卖的那么多小样,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它们都有正规的进货来源吗?销售方怎样保证卖的都是正品?据央视报道,有的美妆集合店店员称,自家卖的小样有授权;然而,多家知名化妆品品牌却否认了这一说法。如果消费者怀疑买到了假货,品牌专柜也不太可能提供鉴别服务。

看来,小样再“香”,消费者也需谨慎购买。如果在未经品牌授权的渠道购买小样,消费者可能面临较大的风险。货源不明,会带来质量安全方面的隐患,甚至不排除有假货暗藏其中,坑害消费者。消费者要是遇到产品质量问题,也可能难以向品牌方投诉维权。有的品牌方客服人员就表示,建议消费者找一下购买地解决问题。

是正规渠道进货,还是经销商违规销售?或是走私流入的“水货”?甚至假冒伪劣产品?任何商品,都应该有合法合规的来源,并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无论线上线下,销售方都应该拿得出凭证,证明小样有可信来源。对于小样从赠品变为商品的现象,监管部门应纳入视野,探索监管措施。品牌方也不能完全卸责,应对经销商的违规行为加强管理。

小样走红,消费者权益不能“黄了”。

纪玉/文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