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秒变防疫“生力军”!看社区核酸筛查现场,无处不在的他们很给力 | 十分上海·“疫”起担当
新民晚报| 2022-03-22 21:39:54

这两天,

核酸筛查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主旋律”。

无论是48小时内做两次,

还是三天内做一次,

排队做核酸成了小区里最常见的景象。

本期《十分上海·“疫”起担当》,

记者化身防疫志愿者,

体验核酸筛查中遇到的难点与痛点,

看看社区都有想了哪些办法,

和居民们一起完成这桩大事。

志愿者,核酸筛查不可或缺的助力

作为土身土长的普陀人,在网上看到《@普陀人,疫情防控,我们需要你!》征集后,我立刻报了名。第二天,就接到了万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余灏的电话。

余灏负责的上海豪园约有700户,作为重点区域需在48小时内完成两次核酸筛查。“目前在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正需要你的帮助!”他介绍,已有8位志愿者在岗,我的搭档是60岁的孙来有。

孙来有外号“老娘舅”,平日就热心社区工作。“现在第一要务是广而告之,让大家知道在哪儿做核酸。”他解释,由于天公不作美,为了不让阴雨影响筛查,一是把检测点换到了车库,二是通过单双号分流,既方便市民又避免聚集。

志愿者们“该出手时就出手”,引导打开核酸码、提示保持间隔、登记居民信息……每个环节都有熟悉的身影。

你我他,倾力守“沪”的每一个人

临近中午,同学们下了网课来做核酸,这就难了。“医务人员在两个点位检测没有轮班,一早上到现在没喝过水、没上过厕所,中午一定要让他们休息一下。”有志愿者“挺身而出”,“拦”在门口劝家长下午再来。“但孩子要上一天的网课,只能这个点过来。”有家长诉起了苦,表示上课与核酸安排不可兼顾。“下午一点到晚上检测都开放,网课结束再来也不迟。”我和搭档一遍遍做着解释工作,“相互体谅就是最大的支持!”

下午开始,我也承担起帮老年人提前准备核酸码的工作。86岁的钱阿婆带着身份证,表示对手机一窍不通。我一通操作,才发现除了通话功能,手机并未开通网络。

针对这一痛点,居委会早有准备。找来工作手机,选择“非本人”登记,在钱阿婆注视下,顺利截图并保存了核酸码。

微光如炬,一起担当!大白、民警、志愿者、居委干部、小区居民,共同努力的你我他,正是上海最可靠的防疫屏障。

记者获悉,3月15日上海普陀发布《@普陀人,疫情防控,我们需要你!》一文,5个街道镇需招募450名志愿者。两天后,报名人数已达1020人,超出原定招募数量的两倍。截至3月20日,报名人数突破1600人。据上海发布消息,3月3日至3月20日,全市各级各类志愿服务组织依托“上海志愿者”网站和小程序,发布“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项目1946个,招募并上岗志愿者4.6万人,安全有序参与疫情防控,主要协助做好排查登记、测温验码、核酸检测、秩序引导、物资配送、防疫宣传、心理疏导、信息辟谣、外语翻译等工作,累计服务52.2万小时,人均服务11.13小时。这,就是上海防疫的保障与城市的温度。

视频摄制:董怡虹 孔明哲

海报设计:刘玉萍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