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上海,记者 韩理)讯,年初以来,二级市场出现剧烈调整,“赛道股”接连回调,wind显示,沪深300指数近两个月跌幅超过7%;与此同时,接连的降准降息,大超预期的社融数据昭示资金面空前宽裕,“抓反弹”情绪浓厚,市场观点出现极致分化。
2022年的大类资产配置会如何?近日,光大保德信固收多策略投资部总监黄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财政货币政策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施政,股债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短期看好地产产业链拐点,长期看好新能源行业。此外,需要注意4月政治局会议对未来一段时间政策的定调。
股债大概率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
对于2022年的宏观经济与固收利率趋势,黄波总体仍坚持债券利率易下难上。
“11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高层对稳增长需求还是非常迫切的。去年11月到12月,包括未来一段时间都能看到,不管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还是说一些产业政策,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落实目标。“黄波表示。
在黄波看来,央行目前短期依靠预期管理的方式落实货币政策,LPR等降息幅度较以往的偏低。但这是由于国内反向利率政策导致降息必须兼顾汇率与货币稳定,总体来看未来货币政策还是以偏宽松为主。
“对于整体的债券市场来说,应该还是比较偏乐观一点的。股票市场其实在同样的逻辑,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太会存在这种极端性的系统性的风险。”他表示。
而从短期风险角度,黄波认为,一季度信贷投放数据比较高昂,带动制造业和地产板块从底部复苏。如果经济出现局部过热,那么在4月政治局会议,有可能出现对一些矫枉过正内容进行纠偏。
值得注意的是, 央行2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1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9842亿元,远高于大部分市场预期。
“另外还要关注海外的情况,”黄波补充到:”包括美股的调整幅度,在加息预期下也是比较大,给国内带来的情绪不是特别好。但是在国内偏综合的政策下,股市出现这种系统性的风险的概率不是很大,更多的还是这种结构性的机会。“
关注可转债回调后的配置机会
在今年以来股债两市的震荡下跌中,同时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可转债也不可避免面临调整。
黄波认为,除了受股债两市表现影响,可转债估值偏高也是造成近期调整的原因之一。
“转债价格已经达到历史最贵水平”,黄波表示,“去年转债市场走出了一个非常极端的行情,从春节前的极端便宜估值,发展到年底达到了一个历史的估值最高峰,其超过了2014到2015年牛市的环境。”
根据集思录数据,截至2月11日收盘,全市场391只可转债平均溢价率为+43.71%;其中26只转债溢价率超过+100%,299只转债溢价率在+20%以上,仅7只转债为折价状态。
“转债价格在这么高的位置,它其实是有一些背景的。”黄波解释道,一方面,由于定增新规降低了对定增减持的约束,今年快速定增已经成为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融资的主要手段,转债融资的需求被分流;另一方面,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净值化后,机构对增厚投资收益的需求开始与日俱增,可转债作为均衡配置的标志性资产,因此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
经历过短期估值冲击后,可转债市场有望企稳。展望后市,黄波表示,总体而言,偏股转债后续有望跟随股市反弹,且估值有扩充可能,对偏债转债,短期内继续下跌后或将有很多标的进入高性价比配置区间。
黄波提到,首先,通过复盘过往十多年数据,每次社融大幅超预期反弹后,股票市场一般会有所表现,且前期如果回调显著,未来反弹往往弹性更大。如果后续再能叠加盈利复苏周期,股票市场弹性或更大,因此,后续将密切关注一季报上市公司盈利状况。
其次,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稳增长自上而下的吹风预示未来在显著的看到经济回暖迹象前,政策或将以宽松为主,未来仍有降准降息可能性,资金利率低位震荡,债券收益率仍有下行空间;而海外而言,复盘美国加息周期,加息前预期充分,市场调整剧烈,加息过程中一般市场偏稳甚至略强,三月加息落地后,海外市场或也将迎来稳定的氛围。
再次,对于一些高价优质偏股可转债,其转股溢价率大部份收缩至相对合理范围,结合这些成长股之前已显著回调至偏安全低估位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配置性价比,后续也会持续关注这类转债产品。
而具体到投资选择上,黄波认为,在剧烈市场波动下,可以密切跟踪个券强赎的预期变化;针对市场变化做相对收益组合的调仓换券,从而保持组合弹性;针对绝对收益组合,后续会关注利率再配置机会,对性价比合适的转债做低吸。
仍然最看好股票
另外,在问及今年大类资产配置倾向时,专精固收的黄波认为机会仍然在股市,表示由于系统性风险可控,调整后的市场的上行空间会被打开。
“我自己也配置了很多股票基金”,黄波表示,并以近期回调较大的新能源行业举例。
“近期很多板块,如新能源等,越往下调整,性价比就越凸显。之前估值比较高,透支了非常多的上涨空间,现在估值回归后配合一些催化,大概率还是能回去。”黄波举例称,新能源行业景气周期非常长,渗透率在不断提高,虽然中间有波折,大方向上仍然看好。
最后,黄波还提到了地产产业链的机会。他表示,此前并购贷与预收款新政等一系列地产逆周期调节政策提升地产产业链的景气度,包括建材等安全性较高的中弹性地产产业链公司也存在一定的配置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