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视点!社区生态警长守护崇明 “鱼翔浅底、鸟竞空天”
新民晚报| 2023-02-23 08:57:33

崇明是上海的生态名片,岛上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景象令无数人心生向往。近年,随着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不断深化、东滩湿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推进,如何把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更好地保护起来,严加防范治理,成为一道课题。上海市公安局崇明分局打造的生态警务机制,通过把警务工作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谋划中,筑牢生态屏障,构建出了一套具有崇明特色的警务实战体系。


(资料图)

河道安全问题“零容忍”

崇明最东端的横沙岛是上海为数不多完整保留乡野风貌的区域。50多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3万,24个村、一个居委。横沙岛四面环水,如今依然要靠摆渡和外界连接,这里或许是许多 人心目中“世外桃源”的样子,但同样面临着非法捕捞、非法狩猎和污染水环境的严峻挑战。

“老吴,你看河底有一条地笼,我们把它清除掉。”初春的早上,横沙派出所“生态警长”孙辉骑上警用摩托和义警老吴共同巡河,不一会儿,一条8米长的地笼被拉上了岸,还好是一条废弃的地笼。“地笼对野生鱼虾的破坏性很大,而且沉在水底不易被发现,这几年经过不断宣传和实地巡查,辖区河道里的网具基本上绝迹了。”

“随着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实施,我们在社区里必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巡河,这个制度化运转机制已经刻在了骨子里,每天不去河沟边走一圈、查看一番,就像丢了什么。”推行生态警长制以来,孙辉和义警们每周要对辖区的河道全覆盖检查一遍。“我们辖区的河道很多,在平时的工作中要细一点、实一点。”根据辖区情况,生态警长对大小河道采取安全问题“零容忍”,不断织密打防网络。像孙辉这样的“生态警长”在崇明有232名,他们共同守护着全区17256条、总长10600.78公里的河道。

从独脚戏变大合唱

新村派出所的无人机在视频巡逻时发现,辖区一界河内有人非法捕捞。生态警长立即赶赴现场,与此同时,由走访、电话、微信警务室平台、实地驻村居委警务室等形成的河道水域打防网络体系也快速反应,配合民警在十几分钟之内迅速抓获两名非法捕捞水产品的犯罪嫌疑人。在“地广人稀”的崇明岛上,仅凭个人的力量去发现破坏生态环境的案件,难度大、战线长。“生态警长”通过探索建立执法办案联动机制,来提升办案效率,把公安工作从“独脚戏”转变为“大合唱”。

在生态警务机制的带动下,各派出所生态警长以“绣花精神”不断细化工作。堡镇派出所制作并放置河道警长公示牌,并标注二维码。市民可扫描码进入派出所网上警务室进行浏览,对河道内发生的违法情况可进行举报。港西、竖新等派出所根据警情和排摸线索,对辖区具有非法狩猎、非法捕捞等违法犯罪的重点人员进行细致排摸,动态管控。2022年,崇明公安成功破获各类非法捕捞、非法狩猎案、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河道被污染案等系列破坏生态环境案件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人,破案率达100%,全区危害生态环境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公安机关维护生态环境不遗余力,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从过去的禁猎、捕捞,到现在,群众自发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意外受伤的野生动物得到了及时救护。今年以来,崇明公安和群众联合救助游隼、苍鹰、大鲵等国家保护动物共12只(条),非法捕捞、非法狩猎保持“零发案”。

良好的生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眼下进入了刀鲚(俗称刀鱼)整治期,“生态警长”又忙碌了起来,“现在如果还有人打出新鲜长江刀鱼旗号的,要么是违法捕捞,要么就是拿别的鱼冒充。”孙辉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联合市场监督等部门,跑遍了岛上的水产销售摊位、饭店、民宿等巡查。一旦发现有售卖长江刀鱼的行为,要立即严格倒查。他们还及时对摊主、经营者,以及村民进行各类宣讲,提高公众知晓率,让“不捕、不卖、不买、不食”长江流域渔获物成为共识。

“美丽的乐澜河现在就是我们丰乐村的宝贝。”横沙乡丰乐村一位村民指着自家屋后的河道,自豪地说:“这条河之前鱼蟹几乎绝迹,自从实施生态警长制后,非法捕捞的违法行为明显少了。房前屋后的河道里鱼虾又回来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加好了,安全感幸福感更强了!”鱼翔浅底、鸟竞空天,今天的崇明岛上,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持续名列全市前列。“每天下午四点后,就会看到许多村民迎着落日余晖,徜徉在乡间小路上,最远的可以步行10公里。”孙辉说,“他们更愿意走近自然、亲近自然,就是对生态环境治理最大的认可。”

新民晚报记者 解敏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