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深圳市妇联公布多组数据,呈现2011年至2020年间深圳儿童事业发展成果和深圳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情况。
2011年以来,深圳积极推动实施《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率先提出系统性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将儿童发展规划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实施,基本实现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深圳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终期评估报告》显示,规划中可比量化统计监测指标81项,截至2020年底全部完成终期目标任务,达标率为100%。
《报告》显示,深圳儿童人口总量逐年攀升,呈现出人口基数大、儿童人口增长快的特点。儿童(0-17岁)常住人口从2010年的132.13万人增加至2019年的209.54万人;2020年末,儿童常住人口达297.97万人。
2020年,深圳在园儿童人数达55.97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学率、学前一年毛入学率和学前教育毛入学率均达100%。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100%。
《报告》显示,儿童健康状况不断优化。截至2020年底,深圳少儿医保参保人数达250万人。市、区儿童法律援助分支机构建立率和街道、社区儿童法律援助网点建立率均达100%。
近年来,深圳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出台全国首部地方性行动纲领——《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战略规划(2018年-2035年)》和《深圳市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行动计划》。2021年率先全国出台《关于先行示范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意见(2021-2025年)》。2022年5月,率先发布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面的地方标准——《深圳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深圳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创新实践于2019年荣获首届“中国城市治理创新奖”,2021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纳入“深圳经济特区47条创新举措和做法”清单在全国推广。
据悉,深圳还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发布儿童友好社区、学校、图书馆、医院、公园、安全出行和母婴室等九大领域建设指引,全市共有各类儿童友好基地340个、母婴室1100多间、妇女儿童之家72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