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新药”在世界舞台上与国际巨头竞争,拼的是实力,还有速度。创新药研发的很多环节具有连续性,如果完全停摆,可能对后续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在张江科学城里,有一批批科研人员抗疫研发“双在线”,坚守研发岗位,打地铺、钻睡袋,只为让重要的实验不停顿,重要的项目不卡壳。
在张江“药谷”的和黄医药研发大楼内,实验室的灯一直亮着。近期,和黄医药响应政府号召,安排有需要、有条件的员工弹性工作或居家办公。而在不能停顿的研发项目上,连日来该公司化学、肿瘤、转化医学、生物药、药代动力学、毒理研究、动物房等多个实验部门的30余位一线科研人员都选择了驻守公司,保证各项重点研发实验以及配套工作有序开展。
成立于2002年的和黄医药是最早一批进驻张江的创新药企。作为中国首批专注于全球市场的创新型医药研发企业之一,旗下创新药呋喹替尼是首个从发现、研发到无附加条件获批均在我国完成的创新抗肿瘤药物,此外还有两款完全自主创新的药物也陆续获批上市。目前,和黄医药共有6种药物的13项注册研究正在进行中,另有超过5项正在计划中。今年,和黄医药将加速3款已在国内上市肿瘤“创新药”的国际商业化进程。
新药的研发过程,尤其是部分涉及到细胞模型,它需要培养和观察,以及动物实验的长期跟进,中间是不能停顿的。基本上就要8时30分许进动物房,观察动物的一个状态,进行一些给药,做一些实验的数据的分析。
早在浦东封控的前夜,来自化学、肿瘤、转化医学、生物药、毒理研究等多个部门的研发人员就逆行进驻了实验室。大家把会议场地改成临时宿舍,睡袋就铺在地上,囤了好几箱方便面和自热食品,来保证各项重点研发实验以及配套工作有序推进,绝不停顿。
此次疫情期间,很多同事被隔离在家,和黄医药的研发人员准备实验的大量扩增和构建出来的细胞株无人传代、换液、培养。如果放弃,细胞株重新复苏和构建将需要数周时间,会大大影响实验进度。
紧急时刻,和黄医药肿瘤研究部王彦和坚守同事一道与无法到岗的同事们反复沟通,仔细确认这些细胞的培养条件、传代规律等各种信息,记录了满满4张纸。他们完成一株就标记一株,在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部门同事的细胞传代和培养,还积极承担了其他兄弟部门细胞传代培养的工作。
和黄医药首席执行官兼科学官苏慰国博士在告员工信中说,“在积极抗击疫情、共克时艰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坚守作为创新药研发企业的社会责任,保障我们的研发工作平稳进行,保障我们的药品和服务,持续安全、及时地送达病人。”
最新统计显示,国家新药研发机构有三分之一集聚在张江,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有三分之一布局在张江,全国获批的一类创新药有三分之一源自张江,张江企业在全球开展的创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超50个。
以一路扎根浦东的和黄医药为例,从2002年最初成立时的七八人团队,到现在已拥有近千人的早期研发和临床研发的科研人才队伍,为创新药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一批批在浦东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人才也在关键时刻成为了保障研发进行的“中流砥柱”。
杨珍莹 胡旻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