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密度不足、续驶焦虑明显……这些以往从行业到消费者普遍感到担忧的问题,如今正在成为历史。
“我国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已达世界领先水平。”近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大产业需要建设大生态——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作了解读。
(资料图)
中国形成竞争优势
《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已形成全球竞争优势、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总体达到世界水平,产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截至2022年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产业实现了高速增长。在新能源汽车的带动下,动力电池终端市场需求强劲。2022年,动力电池产销量分别为545.9GWh、465.5GWh,分别同比增长148.5%和150.3%。在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中国电池企业占据6席,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其中培养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独角兽企业。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系统能量密度等达世界领先水平。关键材料产业链完整,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材料再生的后市场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企业通过动力电池性能结构的创新优化,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续航里程、快充速度。应用了CTP成组技术的刀片电池、弹匣电池、魔方电池、麒麟电池等产品已实现装车应用。
据预计,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2025年将超过1TGWh,产值超万亿元。这不仅是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而且是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但关键材料制备低碳化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有关专家建议,为此,需要进行材料回收,达到节省资源、循环使用的目的,同时也可减少能耗、降低排放,逐步通过绿电实现电池生产全生命周期的零碳排放。
抓住机遇规划未来
《报告》在关注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特色亮点的同时,也针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需持续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稳定需加强、动力电池的国际合作需加强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为促进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报告》还建议构建动力电池系统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碳足迹核算方法研究与行业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动力电池及关键材料知识产权风险研究与预警,推动动力电池电芯规格尺寸标准化,促进建立从回收到再资源化的闭环体系,加大精益化、智能化的大规模制造技术与装备投入等。
“中国动力电池作为世界领先的大产业,我们还必须自己做规划。”董扬认为,做好规划,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此,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推出《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聚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规模预测、动力电池至2030年资源需求预测、动力电池循环经济发展及资源平衡等方面,通过汇总整理新能源汽车的统计数据,按照新能源汽车产业年复合增长规律开展产业复合增长模型的研究,推导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正极材料以及关键锂、镍、钴、锰金属至2030年的发展预测等,助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
当前,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而且,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正稳步开拓国际市场。2022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累计出口68.1GWh。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占率前十企业中,有六家是中国企业,其中宁德时代已连续八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全球市占率从2021年的33%上升到2022年的37%。2023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市占率又一次超过LG,成为全球第二大动力电池供应商。
有关专家指出,作为现代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动力电池产业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持续提质升级,成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