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公告 结构性存款成了香饽饽
北京商报| 2021-07-05 11:34:46

随着保本理财式微,原本最受上市公司青睐的银行理财产品“地位”下滑,结构存款转而成为上市公司认购理财的“主力产品”。截至7月4日,年内共有808家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4019.62亿元结构存款,认购规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占比66.73%。不过对比去年同期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今年以来至7月4日购买理财及结构存款规模均有所缩水。

为何偏爱结构存款?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使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结构存款成为了香饽饽。

7月4日,A股上市公司泛微网络公告称,该公司在今年6月到期了两期中信银行的结构存款产品,共收回本金1.55亿元,实际收益合计111.14万元。两期产品实际年化收益率分别为2.85%、3.1%。为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闲置募集资金,该公司将继续购买中信银行两期结构存款产品合计金额1.6亿元,预计年化收益分别为1.48%-3.5%、1.48%-3.55%。

上市公司买理财最乐衷于“保本”二字。但按照资管新规要求,银行保本型理财产品逐渐退场,上市公司用“闲钱”买银行理财的热情也大幅降温。反映到数据上,Wind数据显示,上市公司认购银行理财产品金额由2018年初至2018年7月4日的5111.91亿元规模锐减到2021年同期的859.28亿元。而具有保本理财替代效果的结构存款规模则由2018年的3078.89亿元上升至2021年以来的4019.62亿元。

从今年以来上市公司买理财总体情况来看,Wind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截至7月4日,共有1006家上市公司合计认购理财产品6023.41亿元(统计口径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结构存款、通知存款、银行理财产品、证券公司理财投资公司理财、信托、逆回购、基金专户)。其中,结构存款最受“追捧”,截至7月4日,年内共有808家上市公司合计认购了4019.62亿元结构存款,认购规模在各类理财产品中占比66.73%。

区别于银行其他存款,结构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银行业资深人士王剑辉表示,结构存款产品的特征是风险相对较低,收益要比普通存款高。一些上市公司刚融资时有较多超募的钱,或在扩大再生产方面没有迫切的需求,就会更倾向于拿闲钱买保本理财或结构存款。

买结构存款动力弱化

值得注意的是,就今年与去年买理财情况对比情况来看,上市公司今年买理财产品、结构存款的家数及购买规模两类指标均较去年同期有所缩水。参与认购家数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0家、54家;购买总规模分别较2020年同期下滑了21.45%、22.18%,认购结构存款的热情下滑更为明显。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7月4日,共有1016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总金额为7668.65亿元。其中,有862家上市公司认购了结构存款,规模达5165.21亿元,结构存款金额占比理财总量的67.35%。

“从企业层面看,财政部等四部门发文将公司投资的结构存款计入‘交易金融资产’科目,这会在会计上影响上市公司现金流表现,会影响上市公司购买。”谈及今年结构存款认购规模同比下滑的原因,宏观分析师周茂华分析道。

这一会计分类的变化源自2月5日,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企业持有的结构存款,应记入“交易金融资产”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金融资产”项目列示。业内多认为,这或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认购结构存款的动力。

从银行层面来看,结构存款曾一度被视为保本理财产品的替代品,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的揽储利器,然而年间部分银行结构存款业务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运作管理不规范、误导销售、违规展业等问题也引得监管多次出手规范。

在监管规范下,银行结构存款规模持续大幅压缩。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5月末,中资全国银行结构存款余额为6.35万亿元,环比下降3.07%,同比下降46.35%。

王剑辉指出,过去几年监管力度加大,结构存款收益承压;受经济环境影响,上市公司面临更多挑战,闲钱也在减少;此外,国家的政策导向支持企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及本行业的建设和扩大生产,使得结构存款的规模下降的趋势已经形成。对于银行来说,盲目做大规模的冲动也将会受到约束,更多要精细化深耕细作。

(记者孟凡霞马嫡)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