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长岛海边的彩色慢行道上,一边是碧海蓝天,一边是葱郁青山,仿佛置身于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中。
近年来,长岛发展掀开了崭新一页。4年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长岛)加快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路径。
经过持续攻坚,省、市确定的102项重点工作已经完成83项,长岛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海上仙山”逐步变成了“碧海青山”,这座环渤海地区的海上生态屏障更加秀美更加牢固。
呵护“生态美”昔日养殖场变身彩色慢行道
天然优质的生态,是长岛最宝贵、最核心的资源。近年来,长岛以壮士断腕勇气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山水林海城”整体谋划、一体推进。如今的长岛,天更蓝、山更绿、岸线更美、海水更清澈。
4年前,赵王村至孙家村海边路段还全都是海参育保苗大棚,养殖废水直排大海,臭味弥漫海滩,近海生态一度遭到破坏。“一年一变化,几年就是大变化。”以前在海边经营育保苗场的肖树全感慨地说,“现在生态环境太好了。我在家的楼上就能看到以前的养殖场,现在已变成彩色慢行道了,旁边就是海滩,美得和一幅画似的。”
在长岛,像这样被拆除的岸线育保苗场已达86万平方米,整治修复岸线89多公里,自然岸线和旅游岸线占比由38%提升到85%。
这是多年来,长岛坚持加减并举,全域打造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
除了拆除岸线育保苗场,长岛人还痛下决心,拆除了全部80台风机,完成所有10个居民岛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治理,绿化面积由2017年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69万平方米,增长50%以上,昔日“风机路”变成了海岛风景线。
目前,长岛已历史性实现“7个100%”:100%拆除全域80台风力发电机组,100%完成有居民岛屿裸露山体生态修复治理,100%禁止旅游车辆进岛、淘汰燃油公交车、禁止岛内新增燃油机动车辆,100%完成城区集中供暖电代煤改造,100%禁止燃放烟花爆竹,100%实现城乡污水无害化处理,100%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2020年,长岛PM2.5降低14.7%,海水COD浓度降低51.3%,悬浮物浓度降低48.2%,90%以上近岸海水质量达到一类标准,衰退的大叶藻现已在海滩礁石丛生,养殖腾退后的海面景观赏心悦目,东亚江豚、斑海豹等濒危生物频繁群游,鲸鱼、海龟经常现身,东方白鹊、黄嘴白鹭等濒危鸟类明显增多,野生海珍品、传统经济鱼类资源逐渐恢复,展开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耕好“生态海”已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长岛以海洋牧场带动渔业升级,实现创业转型蝶变、渔民增收致富。
因海而生的长岛,凭渔业而兴,前期过度养殖捕捞让长岛近海伤痕累累。近几年长岛综合试验区转变思路,发展生态渔业,启动近岸养殖向深远海的迁移工作,全力打造海洋牧场。
在南隍城岛的海洋牧场上,工人们正借助升降机,将鲍鱼养殖网箱从海中吊起,稳稳落在“国鲍1号”平台上。“平台每年养殖鲍鱼70-120吨,利润额在1500万元左右。我们的鲍鱼都是在海中生长,投喂的只有海带,不添加任何饵料。”长岛综试区南隍城乡党委书记刘国明说,作为我国首座坐底式深远海智能化海珍品养殖网箱“国鲍1号”,实现了深远海鲍鱼等海珍品的规模化、集成化养殖。
“经海1号”“经海2号”坐底式智能网箱分别于2021年6月2日、6月20日在南隍城岛东部海域下水,经海系列网箱的正式投用,填补了我国在30米水深养殖水域坐底式网箱养殖空白。
“经海1号一个网箱养了62万尾黑鱼,鱼的大小平均在0.8斤左右,长到1斤多就开始往外销售。”刘国明称,他们正在探索“牧场企业+渔户”合作模式,实现大网箱带动小网箱接力养殖,这样养殖周期缩短1年,渔户效益能增加1倍。
截至目前,累计确权海洋牧场用海126宗34.9万亩,获批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6处、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下水多功能海上平台5座、大型智能网箱7座。先后投放人工鱼礁130余万空方,增殖放流3000余万尾。
通过多年发展,长岛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初具规模,装备化、信息化、规模化水平率先走在了省市前列,实现了由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蔚蓝的大海正变成“海上粮仓”,初步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长岛”的格局。
壮大“生态游”“贷”动“渔家乐”提档升级
“生态游”一直是长岛旅游的一大特色,而富有海岛居民生活特点的“渔家乐”则是其具体展现形式。经过多年发展,长岛“渔家乐”正在提档升级,一批网红民宿、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长岛“渔家乐”兴起于1999年,是全国“渔家乐”的发源地,以“吃住在渔家,游玩在海上,揽胜于景区,娱乐在渔村”的浓郁海岛文化特色,备受游客青睐。目前长岛共有22个村经营“渔家乐”项目,业户1128户2.4万余张床位。
为进一步鼓励和支持长岛“渔家乐·民宿”产业发展,促进“渔家乐·民宿”提质升级,发挥经济带动效应,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20年开始,长岛实施了“渔家乐·民宿”提升三年计划。
长岛提出“贷”动渔家乐提档升级。长岛综试区工委宣传文化和旅游部旅游科科长李琨介绍,每年有不少于200万元的“渔家乐·民宿”提升专项资金,他们还积极争取山东省农担公司和相关金融机构,为“渔家乐·民宿”业户提供贴息贷款,补贴后贷款利息低至1.975%,有效解决业户改造提升资金短缺问题。目前,全区共审批通过145户业户申请,发放贷款6253万元,已有20多户完成改造。经统计,旅游旺季期间,提升后的“渔家乐·民宿”比普通渔家乐入住率提高31.6%,收入明显高于未改造业户,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像海田云谷、海轩渔家、在野石屋、浔院里、岛隐民宿、DREAM1902、范小姐的家等一批网红民宿、精品民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受到高端游客青睐。
除了渔家乐的转型升级,长岛也积极整合“海、岛、山”元素,在壮大“生态游”方面下了大力气。
长岛坚持陆海统筹、整体谋划,推动长岛生态旅游实现全产业提升、全资源整合、全景式打造、全区域管理。投入运行南北长山环岛慢行旅游服务系统,获批全国首个海上3A景区,建成运营高端民宿客栈、渔俗文化一条街,发展“梦寻仙山”“渔号之夜”等夜游经济,推出海上环游、妈祖香缘、特色渔俗等海岛特色旅游产品以及马拉松比赛、海钓邀请赛、海岛音乐节、海鲜节等品牌赛事节庆活动,为游客提供更多样的选择。
坚持“生态惠民”居民畅享生态保护修复红利
客滚船更新升级、长岛居民免费乘坐电动公交、10个有居民岛实现海水淡化站全覆盖、新能源集中供热……4年来,长岛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出行、教育、医疗、供应等方面难题,长岛居民也感受到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红利。
“生态环境好了,中高端游客变多了,选择在长岛过夜的游客也多了。”海田云谷民宿经理李解称,这是他最直观的感受,“生态环境好了,作为居民来说我们是受益者。作为民宿经营者,中高端游客多了,住宿率上升,我们的收入就增加了。”
长岛统计的一组数据显示:进岛游客“过夜游”比例由2017年的45%提高到71%,游客人均消费由1260元增加到1450元。
“每一两年就会带家人来长岛旅游一次,每次都感觉不一样。”从济南来长岛旅游的陈先生说,基础设施以及环境连年变好,来这里看美景品美食,身心格外放松。
在码头旁,长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主体已完工,正在开展室内装修施工作业,年底前建成投用。建成后将是全国最大的陆岛交通码头。”烟台蓬长客港集团副总经理刘铁业介绍,该项目完成后可实现日最大旅客吞吐量12万人次,成为集旅游、购物、物流、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客运滚装中心、旅游服务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该项目将系统解决长岛港区车客分流、口岸监管、功能布局等问题,打造“五型智慧港口”和“航站式服务”,使长岛港逐步建设发展成为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智慧型”港口,为长岛居民和旅客出行提供更加舒心便捷的交通服务体验。
目前,长岛全国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已通过验收,国家公园创建纳入全国布局且处于优先发展之列,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对于今后5年,长岛将以国家公园创建为引领,更高标准抓好生态保护生态修复,以国际零碳岛为载体,强化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为动力,推动生态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以补齐海岛基础设施短板为重点,更大力度保障改善民生,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长岛综合试验区建设再上新水平,为全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钟建军 李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