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怕认识的人迎面走来,总得寒暄几句。”最近,一首《社恐之歌》走红,让不少人产生共鸣:这不就是现实中的我吗?在“知乎”上,有一个高达50多万的话题:社交恐惧症,打开话题后,你会发现这里是个树洞,几十万人写下自己“社恐”的经历:“走在路上,我会戴上耳机,形成完美的防护罩”“朋友取消了聚会,我心里反而轻松了”“参加饭局,为了不跟人交流,我全程低头看手机”……
据世卫组织统计,社交恐惧症,已经成为仅次于抑郁症和酗酒的世界第三大精神健康问题。近期《中国青年报》联合社交平台探探针对18岁至35岁的用户发放问卷,回复者超四成自认“社恐”。可是,人是无法避免社会交流的,要如何克服“社恐”?记者近日咨询了厦门市仙岳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张振清。
社交恐惧:
属于焦虑障碍
张振清说,轻度的不善社交,或不喜欢社交并不是精神障碍,达不到社交恐惧症这种严重的程度,“大多数人在一些社交场合难免会有点紧张焦虑,需要区分是正常的害羞还是夸张的回避。但如果情况较为严重,还是应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
“社恐”是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又称“社交焦虑障碍”,其主要的表现特征有,在社交场合或必须与人接触时,出现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如紧张、脸红、出汗、口干、心跳加速、头晕、恶心、双腿甚至是全身无力等,因害怕被人注视或得到否定评价,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张振清表示,“这种社交恐惧症的发生,尤其在青少年儿童中是相对常见的。”他曾接诊过一位16岁的高中女生,在班级同学面前讲5分钟的英文都紧张得手抖、说话磕巴,“她能把英语作文写得很好,可就是开不了口说话。”
形成原因:
先天遗传+后天影响
社交恐惧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张振清表示,目前认为社交恐惧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是生物学因素,如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少部分患者的亲属中有相似的问题;脑影像研究发现,恐惧症患者的某些脑部区域存在功能改变。其次是社会心理因素,如儿童期缺乏亲密关系、经常搬迁等,“父母过于严格打压,对孩子不够包容,亲子关系缺乏亲密感,都有可能造成孩子的社交恐惧。”最后与个人经历相关,“可能在既往生活中,有过被当众嘲笑、批评这种比较痛苦的经历,害怕自己言行举止再次受到指责。”
专家支招
悦纳自己,直面恐惧
据分析,年轻人动辄给自己贴上“社恐”标签,也反映出了现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常常抽不出时间去识人交友;二是网络的发达,减少了与人当面沟通的机会,社交意愿和技能相对减弱;三是有些年轻人适应不了新的社交环境,从校园步入社会,角色的变化导致内心冲突,难以适应,也会回避社交,选择“一个人待着”。想要走出“社交恐惧”怎么办?张振清推荐了以下方法:
●直面恐惧,不像以往一样选择回避,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越逃避越害怕”的恶性循环。
●接纳自己,树立信心。不要过分放大焦虑,也不要和情绪对抗,异常焦虑时可转移注意力,相信自己能渐渐克服恐惧。
●可模拟在社交场合中的情景,主动去接触他人,让焦虑暴露出来,有意识、有步骤地“脱敏”。
张振清表示,如果不愿意社交且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那也无妨。社恐者害怕社交,就像有些人怕狗一样,遇到狗就绕开,不用当成一种疾病来对待。(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陈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