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迎来第63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为“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呼吁全社会关注天气、气候与水,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意识,用行动保护水资源,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在今天上午中国气象局的世界气象日直播中,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提醒,多个国际气象机构都预测,连续三年的拉尼娜事件将于今年春季结束,而厄尔尼诺事件极有可能在今年秋冬季“接棒”。“如果我们真的进入厄尔尼诺阶段,这可能会助长全球气温再次飙升这样的变化。而气候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的水循环,导致暴雨、干旱、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极端天气事件正在增加
(相关资料图)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2021年8月9日发布)就指出,科学家们一直在观测全球各个区域和整个气候系统的变化,观测到的许多变化为几千年来甚至几十万年来前所未有。自1850年到190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已上升约1℃,并指出从未来20年的平均温度变化来看,全球温度升高预计将达到或超过1.5℃。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更多更强了,也会导致未来全球水循环进一步加剧,水循环季节性差异增大,全球日降水强度增强,极端降水事件出现频次增加,干旱更为强烈频发。
在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特别指出,全球变暖将会使湿润季节更湿、强降水事件更强,而几乎所有地区的极端降水事件都将增加,与热带和温带气旋相关的强降水事件也会进一步增强。2021年7月20日,我国河南郑州就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暴雨,日降水量大幅突破极值。这次极端事件,就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夏季风偏强等气候条件下产生的。
气候变暖还会导致干旱
“虽然地球的70~80%都被液态水覆盖,但是淡水只占其中的3%,而能被人类利用的更少。”周兵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而更令人担忧的则是水资源的安全。
一方面,全球变暖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也在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降水极端异常事件频发,会令城市路面积水,出现城市内涝,也会令河湖水涨汛情紧张,使得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冰川持续退缩,冻土层正在变暖和融化,但是,城市水资源却愈来愈匮乏。周兵说,别以为气候变化仅仅会让海冰融化、暴雨增多,它造成的区域降水量改变和降水分布格局的变化,还会导致干旱天气的频发,比如,美国加州的干旱已经持续了数年,被专家认为突破了“千年一遇”。数据显示,全世界200条大河中近1/3的河流径流量减少,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
周兵说,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公众对气候危机和气候临界点的清晰认识,促进全球气候科学治理与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其中,青年力量在气候行动中必不可少,应该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关链接:
“世界气象日”又称“国际气象日”,由世界气象组织设立,时间在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组织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的成立和《国际气象组织公约》生效日(1950年3月23日)而设立的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