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播:晨读|春到人间一卷之
新民晚报| 2023-02-20 07:07:55


(相关资料图)

打了春,天气渐渐暖和了。母亲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给我打电话:“你们几个都回来,俺挖了麦地里的鲜荠菜,割了菜园里的头刀韭,再摘两把树枝上的春芽芽,给你们摊几样春卷儿吃,让你们尝尝咱乡下的春滋味。”

在我的家乡鲁南乡下,早春时节有采挖田畦、菜园、河渠里的鲜物,洗净做馅摊春卷的习俗,借以打一打年节里的油腻气,尝一尝春天里那股鲜灵味儿,也提振庄户人家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心劲儿。春卷,又称春饼、春盘、薄饼,我老家还叫摊煎饼、菜煎饼。其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就开始盛行,多是伴随踏春、尝春习俗而来。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古诗词里对春盘也有记述,唐代诗人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北宋文学家苏轼有很多诗句描述春盘,如:“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南宋诗人陆游也有佳句:“儿童门采春盘料,蓼茁芹芽欲满篮。”“未说春盘供采撷,老夫汤饼亦时须。”古诗中的春盘,即是采撷蓼芽、蒿、笋、韭等春地里刚萌发的菜蔬做馅料,用薄饼卷起摊熟而食,与现今家乡的春卷极为相似。

荠菜是家乡春野里最早萌发的一种野菜,这种越冬野菜凌寒而生、当春乃发,采挖回来,经水濯洗越发鲜灵灵、亮汪汪。难怪古人对它的鲜美之味称赞不已,纷纷采食。苏轼盛赞荠菜为“天然之珍,虽小甘于五味,而有味外之美”“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陆游也“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老家人吃春荠最美的是摊煎饼。母亲把挖来的荠菜择洗干净,加一点嫩菠菜剁碎,把一块白嫩嫩的老豆腐切成小丁,再将发泡好的粉条、木耳切碎,青绿黑白一瓷盆儿,加上葱姜细盐,滤上果子油,拌匀做馅,摊在一层薄如纸、韧劲足的杂粮煎饼里,上面再覆一层卷起来,放在热得刚好的平底锅里摊熟。那味儿鲜香满口,热热乎乎吃下肚,甭提多滋润多熨帖了。

家乡春野上还有一种野菜叫小蒜、小根蒜,学名薤白,多生在地头渠边的老土层,地上是青绿细长的小蒜叶,土层下是白生生的根茎和小蒜头。这种小蒜虽有“蒜”之名,却没有大蒜的辛辣和秽气,有的是品不尽的鲜香之味。小时候,母亲带着我们去赶春,山坡上、田畦边常能寻到小蒜清灵灵的身影。采挖回来,母亲洗净也用它做春卷,加上豆腐、粉条、白菜心,再加上少许干红辣椒,那颜色青白红艳看着都亮眼。均匀地摊在煎饼里,卷成卷儿,滋啦啦煎熟,吃起来齿颊生香,余味萦回。

最美的莫过于用春韭摊春卷。古人有“春初早韭,秋末晚菘”的美誉,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几夜故人来,寻畦剪春雨”诗句,民间有“正月葱,二月韭”之说,可见春韭之鲜美。母亲每年都要早早地给韭菜地盖上一层稻草,还没出正月那红芽绿叶的嫩韭就冒了出来。母亲割了鲜灵味足的头刀韭菜,给我们做韭菜盒子、摊韭菜春卷儿,馅料只需嫩豆腐和地瓜粉条相配,放了油盐花椒面即可,摊出来的春卷、韭菜盒子外焦内酥,吃起来鲜得令人咂舌。

母亲还会摘两把紫红肥厚的香椿芽,也不焯水,切碎后拌上一点炒熟的肉末,加上少许佐料调制成馅,摊成春卷煎炸。那味道此时想着都美,仿佛品尝到童年的滋味。

转眼又到了吃春卷品春的时节。清代诗人林苏门在《邗江三百吟》中描述春卷时写道:“调羹汤饼佐春色,春到人间一卷之。”咬一口春卷,春意盎然,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啊!(刘琪瑞)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