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小年夜下班,走出医院2号病房楼西,打开自驾车门,坐进驾驶室发车的一瞬间,见前方高大的乌桕树上,正栖息着两只披着光滑灰褐羽毛的小鸟,外形与鸽子非常相像,一会儿低头啄食枝头的白色桕果,一会儿“咕咕咕”地鸣叫,似馨语春声般悦耳动听。天天经过乌桕树旁,却从未见双鸟飞抵枝头,喜于癸卯年即将到来之际的不期而遇,遇一双性情温和的颈部画着“点点珍珠”的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是城市里常见的鸠鸽科小型野生留鸟,俗称“野鸽子”“鸪雕”等,不管是在小区还是在野外,都可以见到它们跳跃的身影,因在其后颈上有带状宽阔的黑纹,上满布白色细小的斑点形成领斑,似珍珠项链环绕,故又名“花脖斑鸠”和“珍珠鸠”。《诗经·卫风·氓》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诗中之鸠,喜留桑树,与鸠之习性甚合。“云阴解尽却残晖,屋上鸣鸠唤妇归。不见池塘烟雨里,鸳鸯相并浴红衣。”宋代谢薖在黄昏阴云残晖的屋舍前,闻树上鸠鸣,梦烟雨池塘鸳鸯并浴,写下《鸣鸠》一诗。明代钱逊也有诗曰: “紫鸠声歇炉烟冷,门掩梨花暮雨深。”
“鸠”字,古时多指山斑鸠及珠颈斑鸠,但也有将杜鹃称为“鸠”。江西赣南民间小调《斑鸠调》中盛赞斑鸠的古典美和聚鸣声,也将斑鸠与杜鹃同唱,鹊笑鸠舞。斑鸠是一夫一妻制,野生的斑鸠喜欢在梧桐树、樟树或人家屋上筑巢,将几根树枝搭在一块,但远没有喜鹊窝那么舒适和宽敞,故“鸠占鹊巢”,它们会灵活地占据喜鹊抛弃的旧巢来繁衍后代,夫妻之间也非常默契和忠诚。莎士比亚《凤凰与斑鸠》诗中,斑鸠是忠诚的化身,与凤凰合为一体,化作一团火光,一同飞升,离开尘世。
“鸠”者“九”也。除了代表忠贞不渝的爱情,“鸠”有长久的寓意。《后汉书·礼仪志》:“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之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古人往往会以鸠作为玉杖的装饰赏赐给那些高寿者,汉代80岁以上老者以获得皇上御赐的装饰斑鸠图案的“鸠杖”为荣。上世纪80年代中国青海省湟源出土了两件铜鸠杖首,说明至少在3500年前,古人就已经有了“鸠”崇拜。如今的故宫博物院中,依旧藏有“鸠杖”。
斑斑者鸠,珠颈素质。乌桕枝头,双双和鸣,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吉祥,成为奏响生命乐符的唯美篇章。看它们在城市高空中优雅而自由地飞翔,然后飞到院中稀疏的高枝上,静静地长栖着,可能也是在思考着生活和生死吧!(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