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扬:新能源汽车的政府管理创新
中国汽车报网| 2022-04-08 15:33:32

4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五部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企业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请业界同仁一定要重视这个文件,它显示出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阶段,政府管理创新的新思路。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对于新能源汽车当下比较突出的安全问题,实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管理。

文件的核心要求是:新能源汽车相关制造、运营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开展安全培训,从产品设计、供应商管理、生产质量管控、运行监测、大数据分析、隐患排查、维修保养、安全合理使用、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响应、事故调查分析、缺陷改善与召回等方面开展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控。

当前,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并不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不安全。根据统计,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着火、冒烟事故比例低于传统燃油车。但与传统能源汽车不同的是,我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这一类安全事故的规律掌握还不够,还缺乏完善的措施进行管控。近几年的实践表明,新能源汽车安全管控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但需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注重本征安全和质量管控,还需要在使用过程、充电过程和维修保养过程中确保安全。比如,对于不具备快充性能的新能源汽车,反复多次快充会提高事故率;在充电过程完成后,不应该马上断开系统对安全的监控等等。这次五部委文件要求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进行安全管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齐抓共管、严防死守,而是采取了符合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防范规律的重大举措。

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对于新能源汽车进行安全管控,符合精益生产原则。车用动力电池的安全管理,本身具有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强相关的特征,因此,从这个角度进行安全管控,相比某些国际大公司,单纯从动力电池设计制造角度管控,更符合精益生产原则。几年前,笔者到某纯电动汽车发展领先的传统大公司参观考察,曾专门询问,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是否有不同于传统能源汽车的思路?得到的回答是没有,他们是完全按照传统能源汽车的思路,重点确保动力电池的设计与制造安全性,并没有在运行和维护方面采取特殊的办法。当时笔者以为他们是藏私,不愿意透露。现在想来,他们是真那样认为,也是真那样做的。这样做也不能算错,但是代价是开发周期较长,动力电池系统成本较高。

第二,政府多部门密切合作,联合管理。

五部门在文件中强调,要加强统筹协调,五部门将联合有关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这也是一项重大的管理创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多部门管理,是我国特色。管理原则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有流程上的重复管理,但多部门的合作并不常见。随着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加强,政府管理的趋势是加强合规性,更严格地按照“三定”方案工作。这次五部门联合发文,对于新能源汽车实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联合管理,体现了有关部门的有为担当。

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新阶段,政府管理模式也需要创新。在过去的跟随发展阶段,产业发展问题清晰,政府管理也有国际经验可以借鉴。而进入新阶段以后,产业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政府管理也缺乏现成经验可借鉴。这种情况下,政府多部门联合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重视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安全防护。

与传统能源汽车产品不同,新能源汽车是开放的系统,时刻与管控平台连接。这有利于全生命周期管理,但是也增加了信息安全、数据安全的危险性。为此,五部门文件专门强调了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是非常贴合新能源汽车的新情况的。

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角度建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控体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次五部门文件的发布,为这项系统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但是我们还应看到,还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主要问题至少有两方面:一是数据开放不够,动力电池与整车之间,整车制造与充电运营之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二是各监控运营平台之间,数据要求不一致,衔接界面不统一,各城市平台的监控要求也不一致、不统一。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政策贯彻执行过程中逐步解决。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领先于国际,巨大的市场为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领先的应用实践,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信在这次五部门文件的指导支持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将领先于世界。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