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民晚报头版头条发出《失明前,想看一眼儿时照片!》的消息,讲述先天残障的伍童向“市政府领导信箱”发出一封“求助信”,十分期盼能在《新民晚报》上向社会征集1980年至2000年间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老照片,能帮他实现“失明前,再看一眼儿时照片”的心愿。
“征集”发布后,引发市民群众热烈反响,经过历时3天的“地毯式搜索”,1994年“好心人,请您抱一抱孤儿”志愿活动发起者之一、新民晚报知名摄影记者陈正宝老师在海量的历史照片中,终于找到了伍童的儿时身影。
在征集老照片的过程中,新民晚报“新民帮侬忙”记者也发现了无数的暖心瞬间。1994年的春节,许许多多的热心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从小“缺抱”的孤残儿童们送上了温暖的“抱一抱”,这些画面都在照片中一一定格。一张张老照片穿越时光的长廊,串联起关爱孤残儿童的轨迹,传递着“上海的温度”。
(资料图)
温暖的拥抱
激动的泪水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而孤儿什么都没有,因为家庭对他们而言是不存在的。1994年春节,“抱一抱”志愿活动,让上海全城的目光首次聚焦到了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身上。
当时的新民晚报记者孙卫星全程报道了这一活动。“光是报名就盛况空前,福利院门口排起了长龙。”孙卫星讲,活动呼吁好心市民能抱一抱孤儿,或者带他们回家,过一个有家庭父母关爱的春节,没想到激起了市民强烈反响,实际报名人数远超计划。那时候没有手机,大家都是来到位于普育西路的福利院大门口,现场填写报名申请,甚至还有外地读者打电话要来沪参加这项活动,最后报名总人数超过了600人。
在孙卫星的记忆中,参加活动的志愿者,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有86岁。现场温暖的拥抱,激动的泪水,都让人印象深刻。
在孙卫星看来,“抱一抱”活动首次让公众走近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开启了上海慈善活动、志愿者活动的先河,并直接催生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的诞生。
走进温馨家
接力助成长
让孤残儿童走出福利院大门的更进一步,是走进家庭,像同龄孩子一样享有父母之爱、家庭温暖。
1997年,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新民晚报社联合发起了“让孤残儿童拥有温馨之家”的慈善项目,从而启动了“政府出资、社会支持、家庭寄养、统一监护”为形式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通过家庭寄养能让孤残儿童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培养生活自理能力,融入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2004年,就在“抱一抱”活动10周年之际,新民晚报开展“申城孤残儿童走进市民家庭十年回顾”,探访家庭寄养现状。当年报道该活动的新民晚报记者秦武平表示,回访中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次被谢绝,一次次被感动”,因为很多寄养家庭顾虑到孩子的感受,选择严守爱的秘密。
最让秦武平感动的是,为了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无数人伸出援手,传递爱的力量。1994年,孤女小华依在“抱一抱”活动中被一名叫周逢辰的乳腺癌患者收养。1998年夏天,周逢辰因心力衰竭离开人世。眼看小华依将第二次成为孤儿,周逢辰的婆婆承担起继续抚养华依的重任。同时,幼儿园、学校的老师们也向华依伸出援助之手,当起编外“妈妈”,还自发捐款设立了“华依帮困基金”;黄浦区癌症患者俱乐部的“爷爷奶奶”们关心着她的生活,“叔叔阿姨”们关心着她的学习,华依成了大家的孩子……在这场爱心接力中,华依渐渐长大。
珍藏暖记忆
一起延续爱
转眼29年已经过去,一场征集老照片的活动,让那些温情时刻重现。“伍童的心愿”通过新民晚报融媒体各端发布后,收到了大量网友的留言,纷纷祝福他能如愿,不少热心网友还“主动请缨”,希望自己也能有机会为关爱孤残儿童尽一些力。
在留言的网友中,有当年关爱活动的亲历者。网友“简简约约”留言说,当年“抱一抱”活动她也在现场,那天参加的市民特别多,虽然是一人获得“抱一抱”的名额,但很多都是一家人(甚至三代)一起来到现场,尤其是那些带孩子来的家长,有的当场让孩子“认领”抱着孤儿做哥(姐)或弟(妹),场面十分感人。网友“叫我姐姐”则表示,就在那个时间段,儿童福利院每周周末下午都组织爱心人士去福利院陪伴小朋友玩,条件许可还可以带回家过周末。“我也去了好几个周末,可惜没有拍照片。”
还有的网友写到,“温暖的回忆,历历在目的是好心人给你们送去了暖忆,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拥抱令人感动!”“爱可以让一个人温暖一辈子,这就是光。”
感动的同时,不少网友表达了想要参与爱心活动的意愿,询问现在是否还能参加“抱一抱”活动,或者哪里可以报名去孤儿院做义工。对此,“新民帮侬忙”将继续跟踪。
新民晚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