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枫林,人杰地灵。枫林大院大所集聚,汇集了一大批我国重要的科研单位,竞相涌现出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工作和生活在这里的科学家们也成为了枫林那道最闪耀的风景。现年80岁的有机化学家、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邓敏智从事高危科研工作50年,一路走来,他舍生忘死、不畏艰险,闯出一片新天地。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吧~
不惧危险毅然转行,
做高能材料的“先行者”
(资料图)
1964年,邓敏智以研究生身份进入有机所。当时,邓敏智所在的团队的研究方向并非有机硼化学,但为了国家的迫切需要,导师带领着大家毅然决然地“转行”了——即使大家都清楚研究高能材料将比之前的项目危险百倍——要知道,曾经造成美国历史上最严重工业爆炸事故的罪魁祸首,就是硝酸铵。
1966年至1967年期间,邓敏智主攻合成炸药方向,当时的领导提出的核心要求就是必须依靠国产原料。为了解决原料问题,邓敏智带队“泡”在了实验室,夜以继日进行研究。尽管团队成员都慎之又慎,实验室内还是发生了一起惊心动魄的爆炸事故。从那以后,邓敏智迅速整理心情、总结教训、改进技术,但却从未想过放弃退缩。当时,国家为这些研究员们安排了每三个月一次的体检,也定期开展化合物中毒处理方法的培训,但仍需要研究人员保持绝对的谨慎小心才能保证自身和团队的安全。每每说到此处,邓敏智都云淡风轻地说:“我舍生忘死都要干这方面。”
积极创新勇攀高峰,
做航天事业的“助推人”
优秀的化学燃料是火箭升空的必要保障。邓敏智回忆说:“国家下达了研究点火剂的任务,当时没有人敢接。我手上还有硼的基础性研究任务,但我们还是要担起这个责任。”
邓敏智带领课题组同志,在国内研究领域尚且空白、缺乏各项科研资料的情况下,首创研制出了“液氧、煤油液体推进剂的点火剂”。该点火剂为大推力、无毒、经济、环保型的“液氧、煤油”推进剂,在长征五号、六号、七号等之后的长征火箭发射中得以成功应用,使我国的航天事业迈入世界先进行业。邓敏智对祖国的有机化学事业仍寄予厚望。他说,希望团队之后能继续勇攀高峰,研究出性能上可以爆发出更大能量,同时更易于控制、更经济实惠,能够为人民所用的高能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千千万万个和邓敏智一样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了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在条件不完全具备,甚至简陋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为祖国的发展闯下了第一关。他们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满怀着赤诚之心憧憬着祖国的美好未来!
枫林路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