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场多时钠离子电池终于登台 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
北京商报| 2021-07-30 14:47:12

暖场多时,钠离子电池终于登台。7月29日,宁德时代正式推出钠离子电池,常温下15分钟即可充满80%的电量。同时,宁德时代给出的锂钠混搭电池包解决方案也首次亮相。在“锂”统天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宁德时代选择另辟蹊径的背后,是电池企业面临的锂原料储量低、开采难度大导致的价格上涨,谁能先打破“锂”格局成为宁德时代们争夺的关键点。此前,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产品能相对不高,宁德时代能否解决钠离子电池痛点打破“锂”垄断局面成为关注焦点。

钠离子电池来了

依靠锂电池,电池行业头部玩家宁德时代撑起万亿市值。然而,从去年开始,宁德时代将钠离子电池作为主研究方向之一。今年5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表示,钠离子电池技术已经成熟,将于7月发布。

对于本次发布的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开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已达到160Wh/kg,为目前全球最高水。在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而在零下20°C低温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同时在系统集成效率方面,也能达到80%以上。”

实际上,钠离子电池并非全新电池技术路线,该技术早在19世纪便被提出。不过,相较锂离子,钠离子体积较大,在材料结构稳定和动力学能方面要求更为严苛,这也成为钠离子电池迟迟难以商用的瓶颈。根据中信证券测算,当前钠离子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仅为120Wh/kg,低于磷酸铁锂电池的180Wh/kg和三元锂电池的240Wh/kg。对此,上述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略低于目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但在低温能和快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高寒地区的高功率应用场景中。

为弥补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短板,宁德时代则开发了AB电池解决方案。该方案为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的集成混合共用,将钠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同时集成到同一电池系统中,并将两种电池按照一定比例和排列进行混搭,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其高功率、低温能的优势。

钠离子电池亮相,资本市场闻风而动。7月29日,宁德时代股价涨至556.8元/股,收盘时涨幅达6.05%,总市值达1.30万亿元。同时,华阳股份、荣百科技、圣阳股份、欣旺达等钠离子电池概念股也同步走高。

打破“锂”垄断

目前,新能源汽车多采用三元锂或磷酸铁锂电池,为何宁德时代要开辟新技术路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尽管目前钠离子电池仍处推进阶段,但宁德时代则为未来布局。随着锂原料价格持续走高,如何控制成本成为宁德时代需要考虑的关键。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正因为锂原料在动力电池产业中的“垄断地位”,使其原材料价格接倍增。此前,曾毓群曾透露:“由于锂电池原料涨价太高,对电池成本影响很大,这对新能源产业发展并不健康。”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产量约为8000万吨,储量约为1700万吨。不过,锂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我国锂资源储备量仅占全球的6%,80%的锂原料依赖进口。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及电池级氢氧化锂的报价已分别大涨66.04%和96.97%。上游关键材料价格不断攀升,让市场急于寻找锂的替代品。

相比之下,钠资源的优势在于分布广泛储量可观。2018年,我国已探明钠盐储量便超过1.42万亿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推动锂离子电池等相对成熟新型储能技术成本持续下降和商业化规模应用。

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及政策影响下,除宁德时代外,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也开始押宝钠离子电池及相关产业。其中,华阳股份拟对钠离子电极材料项目投资1.4亿元;容百科技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也在开发过程中;而欣旺达也在生产和研发钠离子电池。这意味着,为抢夺市占率,行业内企业均已提早布局。

不过,钠原料用于动力电池也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初期,钠离子电池还不能作为电动汽车装配的电池进行使用。曾毓群曾表示,由于当前产业链不完善,钠离子电池的成本甚至比锂电池还高。为此,曾毓群判断,未来3-5年内钠离子电池产业将会拥有成熟的产业链,届时成本优势便会显现,基于钠盐庞大的储备量,未来价格也不会出现类似锂电池的原料价格高涨。宁德时代方面表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为200Wh/kg以上,目前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成本不断提升,电池技术路径正处新升级阶段,谁能先一步推广新电池技术打破锂电池垄断局势,谁就将成为新一批头部企业。宁德时代作为率先“吃螃蟹”的企业,如果能尽快解决制约钠离子电池的问题,在未来竞争中将再占先机。(记者 刘洋 刘晓梦)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