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2021世界旅游联盟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发布了《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2021大河文明旅游报告》《“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报告》等研究成果,同时上线“世界旅游博物馆线上展览”。
据介绍,作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庆祝活动系列配套活动之一,《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的发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有助于推动乡村振兴、讲好中国故事、促进全球减贫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世界旅游联盟联合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和世界银行开启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篇章,通过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了120个相关案例,根据可量化的效果、创新性、可复制性、积极的社会影响、可持续性和提交材料质量等标准,最终确定50个典型案例,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世界旅游联盟对这50个案例深入分析、总结研究,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机制,发挥多元主体作用;二是挖掘优秀的乡土文化和美学价值,开创文旅融合新场景;三是秉承低碳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四是筑巢引凤、重视人才,为乡村振兴蓄积内生动力。世界旅游联盟将继续整合自身资源,与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一起,汇集全球会员力量以及世界范围内的合作者,推动国际社会关注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及相关社会公益事业,为实现“旅游让生活和世界更美好”的宗旨而不断前行。
此外,世界旅游联盟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共同发布《“一带一路”旅游合作发展报告》,从“一带一路”旅游合作政策、旅游市场合作、旅游投资合作和旅游舆情大数据分析四方面展开,旨在总结近年来“一带一路”旅游合作的发展过程与未来发展趋势,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旅游合作提供参考。而世界旅游联盟与山西省临汾市人民政府、南开大学共同发布了《2021大河文明旅游报告》,则通过对世界主要大河流域及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旅游市场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路径、区域合作等的深入剖析,助力推动大河流域社会经济及旅游发展,同时为传承大河流域文明、促进大河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发布会的最后,世界旅游博物馆首次推出线上展览。据悉,世界旅游博物馆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第一个以旅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截至目前,博物馆共征集到藏品411件(套),包括来自中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26个国家的旅游相关文物与藏品,以及覆盖中文、英文、日文、法文等8种语言的历史文献资料,藏品的年代分布从1820年跨越至2020年。本次线上展览为世界旅游博物馆开馆的先行展,包含“发现旅游”和“星光粲然”两大板块。“发现旅游”通过“世界的轮廓”“旅行的风尚”和“中国旅游的回望”三个章节,讲述旅游历史中精彩的人物和故事。(记者 关子辰 实习记者 葛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