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上下奋楫笃行交出亮眼新答卷 一季度生产总值1277.72亿元
福建日报| 2022-06-09 10:41:54

今年以来,漳州市坚持“开局就开跑、起步就冲刺”,聚焦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部署,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抓项目、上产业、优服务,以工业发展引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食品加工、石化等优势产业,加快培育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新引擎”。

漳州全市上下奋楫笃行,交出亮眼“新答卷”: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277.72亿元、增长9.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3个、2.4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二位;有12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三,11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至4月,9项月度指标中有8项增幅居全省前三。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等4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工业用电量增长12.45%,均居全省第二。

抓项目经济增长添动能

东海之滨,古雷半岛,满载原料、货物的船只车辆往来不息,建设生产热火朝天,捷报频传。

日前,福建省迄今一次性投资最大中外合资项目——总投资420.7亿元的福建古雷15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深加工联合体项目(中沙古雷乙烯项目)正式获得省发改委核准批复,落地古雷开发区,加速进入开工建设实施阶段。

无独有偶。不久前,海峡两岸最大石化产业合作项目——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装置“双烯”产品(乙烯、丙烯)收率达到51.7%,再创历史新高。“自去年8月底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裂解装置成功投料试车,公司成立攻关小组,对提高‘双烯’收率等主要经济指标开展技术攻关,不断优化装置运行,以保证项目持续稳产,提高效益。”古雷石化有限公司生产运行部总经理丁宏波介绍,目前公司产品不仅销往台湾,还为古雷石化园区下游企业提供原料,进一步带动古雷石化产业协同发展。

目前,古雷石化园区已投产、在建、签约、重点在谈产业项目53个,总投资3295.1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4227.73亿元、税收374.74亿元。随着重点项目加速落地、重大产业加速集聚,作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全国唯一台湾石化产业园区的古雷开发区发展动能澎湃,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芳烃-聚酯”“烯烃-塑料”两条千亿能级的产业链,并积极向“油头”突破,向“化尾”拓展,进一步建链补链延链强链,着力推动今年“年度新签约项目总投资、新开工和在建项目总投资、投产项目总体产能”实现三个“千亿”目标。

作为漳州市项目建设的主要阵地之一,古雷石化基地的实践,是漳州市大抓项目促增长的生动写照。

项目是发展的重要支撑。漳州坚持“项目为王、项目为大、项目为重”,加快项目招引、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进度,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数据显示,今年来,全市累计开工项目171个、总投资1290亿元,竣工项目140个、总投资490亿元,新签约项目297个、总投资1921亿元,新增入库项目791个、总投资1100亿元,策划生成基础设施项目543个、总投资1.3万亿元。总投资403亿元的漳州核电一期1号、2号机组,总投资191亿元的联盛林浆纸一体化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724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二期有望上半年签约、年底开工建设……项目接续滚动,增长的内生动力持续激发。

单线不成丝,独木不成林。为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今年,漳州市紧扣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强做优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部署,着眼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大力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推动各地结合实际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做大做强龙头,以商引商、链式招商,加快培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建材家居、冶金新材料、建筑业、文旅康养、特色现代农业等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电子信息、绿色纸业、医药健康、新能源、数字服务等5个五百亿以上产业集群。从龙头走向链条,从链条迈向集群,产业集聚效能正逐步释放。

建机制“七比一看”战鼓擂

乘势而上促发展。早在2021年,漳州市集中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六比一看”竞赛,推动主要经济指标回升向好,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在此基础上,今年漳州加码加压,接续开展“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和“七比一看”竞赛,即比征地拆迁与耕地保护、比项目招商、比工业攻坚、比项目攻坚、比争取资金、比乡村振兴与生态建设、比新增“四上”企业、看高质量发展成效。

在“七比一看”方案中,漳州明确坚持“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招大商、大招商”,实施“千百亿产业培育行动计划”,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推动全市各级各部门比学赶超、力争上游。

产业引领、项目带动,发展提质增效。从林德叉车凯傲漳州工厂可窥见一斑。

步入位于龙海区海澄工业区的林德叉车凯傲漳州工厂,现代化厂房车间内敞亮、整洁、安静,生产作业有条不紊。仔细瞧去,每个工段严谨的质量分析表、随时更新的装配进度、各自归位码放的物料以及人车分流的出入口等细节,一丝不苟。

凯傲漳州工厂由全球第二大工业车辆及仓储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德国凯傲集团与龙海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福建海山重工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主要生产高端新能源智能叉车等港口、仓储物流专用车。项目总投资3亿元,于2020年9月正式投产。工厂拥有装备焊接机器人、自动油漆喷粉线、自动货仓等先进设备和国际焊接技师等高水平技术力量,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焊接质量体系ISO3834认证。2021年生产完成1.5万台叉车。

从为世界顶级企业代工到吸引其落户毗邻,海山重工与曾经的合作伙伴凯傲集团强强联手,深度融合。如今,在漳州龙海,以凯傲漳州工厂、金龙客车、正新橡胶为龙头,杭州协能新能源科技、宁波国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项目、特尔福汽车电子研究所等一个个配套产业齐聚发力,装备制造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聚集初具规模,有力推动漳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项目建设,达产为上;产业发展,实干为要。漳州市以建机制为抓手,树导向、提士气、谋全局,持续以“闯”的劲头、“干”的作风,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充分兑现去年“六比一看”竞赛记功嘉奖政策的同时,漳州建立健全指标后三位表态发言、记功嘉奖、决策督查等机制,坚持在漳州本地媒体上每月公布“七比”指标、按季公布“一看”排名,把竞赛考评与决策督查、纪律监督、绩效考评、干部任用等联动起来,旗帜鲜明树立“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导向,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

为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漳州提出以“亩均论英雄”为导向,深入探索,着力让“寸土”生“寸金”。

近日,漳州市印发《存量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和结果运用实施方案》《存量工业用地提质增效若干措施(试行)》,建立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高质量企业集聚,倒逼落后和严重过剩产能退出、低效企业转型。此外,在今年漳州市“七比一看”竞赛活动的“比招商项目”的考评细则中,首次将投资强度、纳税额作为制造业重大项目认定标准,以企业亩均单位土地的税收作为考评“成绩单”,力促土地利用方式集约化、产业体系高端化。

在漳浦县,通过实行项目落地联审制度,多部门联合把牢项目准入关口,并为联审通过项目开辟绿色审批通道,有效提高项目开工投产率;在龙海区,一场“清三低、破五未”行动正在开展,探索破解项目“签约未开工、开工未竣工、竣工未投产、投产未达产、达产未上规”和企业“规上低效益、规下低产出、用地多贡献低”的新方法,引导企业加快技改、推动“工业上楼”,促进要素保障集约节约利用;龙文区则在日前签约的矢崎汽配(漳州)项目增产增效协议中,首次写入亩均效益正向激励条款,后续将依据亩均超额生产经营部分对企业进行阶梯式奖励,推动企业深耕“一块地”,实现增产增效不增地……算好“投入产出经济账”的系列实践,让高质量发展更有保障。

强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

地区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地区发展的“金字招牌”。

“远学、外学深圳,近学、内学漳州。”2000年3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漳州调研指导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充分肯定了漳州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号召全省向漳州学习。作为机关效能建设最早探索地之一,漳州近年来认真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以机关效能建设为重要载体,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通营商环境堵点难点痛点,全力打造能办事、快办事、办成事的“便利漳州”,探索形成了一批爱商亲商护商的“漳州经验”。

去年来,漳州市在全国首创银行“秒预开户”;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1天+0成本”改革基础上,进一步将水、电、气纳入“一件事”套餐;在全省首推不动产登记异地线下“全市通办”;率先在全国出台《漳州市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城市双修”“城市更新”等特殊类别工程审批进行创新改革;出台《政务服务“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章审批、超时默认、默认追责”》,在平和县、南靖县、古雷开发区、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统一划转审批事项,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项项举措,让企业办事更快,让营商环境更优。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市场主体,也是稳增长。

今年以来,漳州持续深化“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市县两级四套班子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一对一挂钩帮扶1263家规上限上企业,坚持“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为企业提供“妈妈式”服务;加快兑现一揽子政策资金,精准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餐饮、零售、旅游等困难行业和减产规模工业企业、减销限上贸易业企业,争取六期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资金信贷支持84.7亿元,为企业节省利息8470万元,综合采取减免费用、补贴补助等措施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提振企业信心,稳定市场预期。1至5月,全市市场主体新登记6.5万户,增长63.67%,全市市场主体达69.6万户。

企业用工有困难,政府部门来帮忙。龙文区同市人社局通过借力就业网格员、上线“用工帮”微信小程序、搭建“企业共享用工”平台等系列用工服务新模式,帮助企业在用工上“有呼必应、有难必解”。

“85名干部担任‘数字就业网格员’,对接全区125家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定位打卡,为企业纾困解难;通过‘龙文用工帮’小程序,企业可在线下单求助,通过‘系统后台接单、分配专人限时办理、部门联动配合’模式解决企业用工招聘问题;我们还通过搭建平台,引导帮助阶段性劳动力闲置企业和缺工企业实现共享用工。”龙文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数字就业网格员”服务队伍已走访帮扶企业累计215次,处理用工服务27次;共享用工平台现有登记富余企业56家、登记需求企业149家,一季度已为40家次企业调剂470人次。不久前,这一用工服务新模式入选2022年全省首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