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病”高发“80后”成医院常客 职场人可关注四类保险
北京商报| 2022-02-17 09:28:10

“工作猝死”的新闻时不时引发着职场人的健康焦虑,“996”更是让职场人嘴上说着躺,行动上却在“内卷”。2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保险极客发布的《2021年职场人健康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1年成“职场病”高发年,“80后”职场人跑医院最多,不禁让人直呼:“80后”健康危机真的来了?面对“996”、加班等高压工作态势,职场人士如何“杜绝后患”?

业内人士表示,要从源头做起,职场人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如健康饮食、戒戒酒、坚持锻炼、及时缓解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职场人需要提前支付健康费用,重视健康管理,“加码”保险,寻求“自救”。

“职场病”高发,“80后”成医院常客

企业抢人大战加速福利配置升级,企业商保投入“逆势增长”。《报告》显示,2021年企业人均保费增长趋势明显,相比2020年增长10%,500人以下高成长型企业人均保费增长最为明显,高达1038元,相比2020年增长29%。商保福利爆发增长的背后,是职场人“危机重重”、健康状况堪忧的现状。

图源:《2021职场人健康力报告》

当下高压快节奏的工作环境,长期伏案工作、久坐运动少、饮食不规律等不良工作生活惯,引发多类职场健康问题。《报告》数据显示,颈椎病、腰痛、慢胃炎、高血压、过敏鼻炎成为困扰职场人的五大难题。在不同代际人群分布中,从高发疾病的就诊来看,“80后”跑医院最多,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当下职场人士常调侃的“年纪轻轻,一身毛病”,恰是健康状况的真实写照。

《报告》还显示,2021年成“职场病”高发年,颈椎病排第一,高血压成男最新高发病。

此外,职场人也在面临精神健康的问题,由精神压力大引发的心理焦虑问题日渐凸显,《报告》显示,超七成职场人因工作产生不良情绪问题,“注意力分散”“精神萎靡、容易疲倦”“容易焦虑”三大因素导致职场人睡眠质量差。

寻求商保“自救”,职场人可关注四类保险

“80后”“90后”不仅是职场中当之无愧的中坚力量,也是家庭中重要的经济来源主体。对于该类群体来说,社保可以解决一部分看病问题,比如医保可以报销部分疾病,但有些病的药物由于是新开发种类,还没有进入社保,因此,商业保险在此时就可以派上用场。

《报告》便显示,职场人的“自救”方式一是以员工商保为入口,体现为职场人购险热情更高。对于职场人加码保险寻求“自救”的原因,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补充表示,如果突发意外或者过早身故,职场人及其家庭在这些情况下无法应对这些风险,因此,对于个人而言,配置商业保险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职场人可以投保哪些保险来应对未知风险?

从健康风险角度出发,徐昱琛对此表示:“有两类保险可保,一是医疗险或百万医疗险,三四十岁或者二三十岁的职场人一年花费几百块钱,报销额度可以到300万元到600万元,其优点是有些费用医保不能报销,这两类保险却可以报销。二是重疾险,投保重疾险后,职场人发生重大疾病后能够赔一笔费用,可以弥补职场人因为无法工作获得收入的问题。”徐昱琛说道。

一直以来,热搜榜频现员工猝死的新闻。对于加班熬夜的职场人来说,徐昱琛表示,一方面自身要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另一方面也要防范过早身故。如果购买定期寿险作为保障,在一定期限内,比如60岁前,无论是由于意外或者疾病身故,保险公司都能进行赔付。

不同的职场人有着不同的工作特,比如出差等,职场人需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工作、生活,此时,职场人如何选择适合的保险进行投保?徐昱琛表示,出差较多的职场人要配齐意外险,意外险包括一般的意外身故和伤残、意外医疗,还有额外的交通保障。即使不出差,休闲之余的体育运动也可能引发意外,比如打篮球、跑步等。

虽然医疗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和意外险基本覆盖了职场人可以投保的险种,但徐昱琛表示,对于工作引发的精神类疾病,包括后续的治疗费用,一般在各个保险中都属于除外责任。

风险意识要到位,保险条款需“吃透”

“互联网打工人必备”“白领女优选”等网络热门保险配置方案曾红极一时,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职场人如何按需进行合理配置?职场人在配置保险时,又容易存在哪些误区呢?

徐昱琛表示,不同行业、不同人群,存在风险保障意识不到位的情况,比如未能预料风险并及时购买保险,或者等年纪大了、查出病症后,再去买保险,这时候保险公司是拒保的。

“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保险前,由于看不懂基本的保险条款,或者由于‘自以为’,导致稀里糊涂地投保,出现事故后却造成无法理赔的情况。”徐昱琛补充表示。

徐昱琛对此给出四点建议,一是,职场人应避免“盲目自信”的心态去购买保险,可以找到专业的人,因为如果自行购买,可能由于不了解保险的一些特,不了解保险责任条款、健康要求,后续理赔时,会面临“单枪匹马”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的情况。二是,职场人在投保前,阅读条款要重点看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即保什么、不保什么。另外还需关注保险条款中的释义内容。三是,对于不懂的保险条款,应该咨询保险公司和保险销售人员,并且要全程录音录像,防止受到专业度不足的保险营销员的误导,避免吃“哑巴亏”。四是,消费者在投保前,可以列出该保险的优缺点,并且与专业人士或销售人员确认后再做判断、做决策。这样,吃“后悔药”的概率可以大大降低,也可以避免吃“后悔药”。(记者陈婷婷胡永新)

财经
资讯
精彩新闻